首页 > 债券 > 债券资讯 > 三季度投资策略:债券市场走牛基础并不稳固(2)

三季度投资策略:债券市场走牛基础并不稳固(2)

上海证券报2014年06月27日09:18分类:债券资讯

核心提示:经济下行和政策宽松预期导致4月份以来债券市场持续走牛。进入三季度,经济运行可能超预期,但流动性存在收紧的风险,因此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动力将弱化。利率市场化推进,将再次抬升债券收益率,推动期限利差有所上行。 当前,信用利差处于低位,而资金成本上行,实体融资成本难下,银行资本压力显现,将成为抬升信用利差的三大因素。

同业规范若得到严格执行,同业业务将还原本来面目,监管套利的空间将大幅收窄。随着监管要求的落实,银行贷存比和资本压力将明显上行。

根据当前监管套利的套路,银行同业资产与负债的差额可以表征监管套利的规模,同时也是货币供给的主要渠道。2014年4月,银行同业资产规模达到20.2万亿,而同业负债规模为11.4万亿,两者差额8.8万亿,较上年末增长1.63万亿。简单测算,同业资产风险权重为25%,而监管实施后风险权重上行100%,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大约要上行6万亿。据此推算,一季度末风险加权资产规模约低估7.5%,而此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9.3%,资本充足率下降0.8个百分点至11.3%。

2014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达到12.7万亿,较上年末上升1.59万亿,其中买入返售类金融资产增加9357亿,而应收账款类投资增加5252亿。同业资产占加权风险资产的比重达到20.6%,而且各家银行资本充足率超出监管要求的空间并不大。

我们并不认同,同业规范后资金转向配置标准债券的说法。逻辑上讲,非标资产风险权重的还原,确实能够改变非标资产“高收益、低风险”的假象,从而使得其他资产的劣势有所弱化。然而,同业监管之后,非标未必死,债券未必兴。非标存量资金向债券市场的转移存在很明显的逻辑漏洞。非标与信用债的融资主体几乎没有重合,而两类主体都存在融资粘性,银行存量资产很难从非标转移到信用债。另一方面,银行资本压力明显上行,风险资产扩张的能力有所削弱。依此逻辑,配置信用债的增量资金同样将受到限制。因此,不论从存量转移还是从增量资金的角度,同业规范对信用债定价偏负面。同时,买入返售项下债券资产不能出表,前期进行监管套利的信用债代持首当其冲。按照这一监管要求,信用债配置亦将受到一定的压制。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