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短期融资券 > 从海龙事件看短融投资中的信用风险甄别

从海龙事件看短融投资中的信用风险甄别

《债券》杂志2013年02月26日17:04分类:短期融资券

梁山

来源:《债券》2012年4月号

信用债风险专辑

短融的投资期限基本在一年以内,通常意义上投资者是可以凭借公开资料等基本信息并结合当前宏观环境及行业环境来判断发行主体一年以内的信用状况的。就像体检报告一样,企业的三大报表如实反映着当前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状况,因此对于一年内的违约风险,如果不是外部环境发生重大意外改变的话,投资者是可以通过专业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企业信用状况的。

“海龙事件”的几点启示

那么为什么11海龙CP01在发行后的短短半年内就遭降级?并一度面临巨大的违约风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发行时我们所看到的是有“毒报表”,这就提醒我们:

第一、并不能因为短融的发行期限相对于中票短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信用风险就自然小,往往当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只要能解燃眉之急,短融恰恰可能是其倾向选择的方式;

第二、当一个不健康的企业谋求对外融资时,投资者所看到的报表往往有一定的失真性,要么是财务报表严重滞后,更为严重的是企业本身提供的就是虚假报表,这两点在海龙事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这就对投资者如何在甄别企业信用风险的问题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点,无风不起浪,在企业出现资金链危机前的一段时间内一定会露出蛛丝马迹,这对于我们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提供了很好的线索。“海龙事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以下我们就回顾一下整个“海龙短融事件”的始末。

“海龙事件”的回顾

日期

事件

2011-4-15

发行短融4亿,评级A+/A-1。募集说明书中使用的是2010年3季度的财务数据,盈利4,600万

2011-4-21

发布2010年业绩快报,预亏2亿

2011-4-26

发布公告2010年度报告延期披露至4月29日

2011-5

董事、董秘、副总经理、监事陆续辞职

2011-5-10

第一大股东潍坊市投资公司将股权托管给晨鸣控股

2011-5-10

第一大股东潍坊市投资公司拟转让山东海龙国有法人股

2011-6-27

联合将企业信用评级调降至负面

2011-6-28

公告粘胶短丝部分停产

2011-7-16

证券代表辞职

2011-8-6

监事会主席辞职

2011-8-22

股票停牌

2011-9-1

因为公司未履行对外担保重大事项的对外披露,深交所对其实施特别ST处理

2011-9-15

联合调降信用评级至A-/A-2

2011-11-25

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向公司下达核实财务信息中存在的不实问题并予以更正的通告

2011-12-10

公司公布调整后的会计报表

2011-12-19

联合调降信用评级至BB+/B

2012-2-15

联合调降信用评级至CCC/C

从以上的事件列表中,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即使在虚假财务报表的情况下,4月21日的业绩快报也已经爆出公司2010年经营亏损的事实。而短融的发行又恰恰是在业绩快报公布前的一周完成的,募集说明书中使用的是2010年3季度的财务数据,公司盈利4,600万。如果认购短融时投资者看到的是2010年的财务报表(哪怕是虚假的),相信在看到亏损2个亿的情况下也会另有考虑。

第二、投资不能过分依赖外部评级机构。回顾整个事件可以看到评级的下调往往是滞后的,大多是在一系列公告、整改后的一个结论。因此我们应当发掘更多的前瞻性指标。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