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债券资讯 > 债市流动性危机概率极小 最恐慌阶段已过去

债市流动性危机概率极小 最恐慌阶段已过去

金融时报2015年07月10日11:05分类:债券资讯

核心提示:业内人士认为,债市下调更多地是市场对对流动性风险担忧引发的错杀。但目前看来,债市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概率极小。

尽管本周四(7月9日)沪深股市终于迎来了强劲的反弹行情,但A股连日以来的异常波动还是影响到了债券市场。本周三(7月8日),在沪指继续下探的背景下,银行间债券市场市突然转向,国债期货亦同时反转下跌。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债市下调更多地是市场对对流动性风险担忧引发的错杀。但目前看来,债市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概率极小。 

流动性担忧引发债市转向 

7月8日,股市再度大幅下挫。剧烈调整的A股随之引发了向外传导的溢出效应。 

在此背景下,当日债市突然转向。银行间市场利率由早盘一路下行逆转为一路上涨,国债期货亦反转下跌,交易所高收益债受冲击严重。其中,高收益债指数利率上行近20bp,成交量随之放大。 

事实上,流动性最好的1年期国债利率在接连2天内已上行超过50bp,而原本作为股市避风港的分级A产品也遭遇大跌,超过30只分级A产品跌停。业内人士称,避险情绪之下现金为王,基金、保险等对资本市场流动性风险担忧升级,纷纷兑现短期盈利。 

本周四(7月9日),国债期货继续大幅下跌。其中,5年期国债期货TF1509、TF1512、TF1603高开后持续振荡,午盘大幅下探,分别收于96.47元、98.55元、99元,分别下跌0.69%、0.39%、0.4%。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509开盘后高位振荡,午盘大幅下探后收跌于95.8元,下跌0.45%。 

不过,本周三受股市下探波及的并不止于债券市场。在希腊债务危机和国内股市大跌的冲击下,当日海外交易的人民币相关资产,包括铜、铁、原油、铁矿石、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离岸汇率远期互换、境外挂钩A股期货或ETF等全线收跌。 

事实上,这同样成为了债市大幅调整的原因之一。“市场对流动性风险担忧升级,叠加海外大宗、汇率、股指期货等连续大跌,恐慌情绪下现金为王。”国泰君安债券研究团队分析师徐寒风表示。 

由于基金、理财、保险面临的赎回、浮盈兑现压力加大,又由于股票大面积跌停或停盘,不少机构只能转向卖出一切有流动性的资产。在此背景下,分级A、债券均遭错杀,尤其与交易盘流动性相关性更高的交易所公司债、高收益债调整幅度更大。 

这意味着,在股市异常波动的背景下,债券市场的下跌更多地是与金融机构平仓高流动性资产造成的抛压有关,而与债市自身基本面并无太大关系。“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成为平稳股市资金的重要来源,部分债券型基金也由于民间的现金需求而遭遇赎回压力的情况下,债券市场可能受到边际扰动加大。”申万宏源分析师陈康表示,但这种扰动只会造成脉冲式边际成交压力,在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行和充足的总量流动性供应下,边际供给将很快被吸纳。 

最恐慌阶段或已过去 

不过,还会不会遭遇更大的危机呢?目前来看,这种由股票市场引发的流动性问题传染到债市的概率极小。申万宏源陈康认为,并不用担心债市遭遇大范围的流动性冲击。 

从经验来看,对资产质量、偿付能力的担忧引发的金融机构融资能力下降、资金链条断裂和被迫解杠杆是流动性危机的核心触发因素。但一方面,静态来看,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还未因股市调整而遭受损失;另一方面,目前监管机构已经积极重视该问题并向金融机构提供充足流动性支持。 

以证券类金融机构为例。目前我国的证券类金融机构杠杆率总体上并不高,去杠杆的螺旋效应基本在净资产承受范围内。更重要的是,监管层的公开明确表态和中证金公司的流动性支持已经大幅降低了证券系统发生流动性危机的概率。此外,我国分业经营的经营业态和有限的金融衍生品运用也使流动性风险隔离在股票市场更为容易。 

“通过回顾以往的流动性异常波动,可以看出流动性风险触发后的资产价格、杠杆螺旋效应和投资者恐慌逃离是导致流动性危机放大的重要因素;同时,货币当局在流动性危机是否蔓延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只要央行能及时通过注入流动性或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供给承诺的方式稳住资金面,防止由风险资产流动性丧失造成的资金流动性匮乏,流动性风险扩散的概率就会极大地得到缓解。”陈康表示,事实上,当前总体资金面维持平稳,信用危机和资金成本高企的现象。 

而随着央行、财政部、汇金等维护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不断升级,业内人士称,流动性最恐慌阶段可能正在过去。“从广义流动性来看,银行间资金整体平稳,宽货币、稳汇率政策延续,市场负面情绪会不断修复,流动性紧张主导的下跌持续时间会比较短暂。”徐寒飞表示。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