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其他债券 > CPI数据带来微弱利好 债市整体风险可控

CPI数据带来微弱利好 债市整体风险可控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11月10日13:31分类:其他债券

核心提示:本周市场资金面表现相对平稳,并未因逆回购大规模到期而受到明显冲击,现券收益率变化不大,维持震荡格局。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央票到期量增大、财政性存款集中释放以及外汇占款增长等因素,预计后期资金面将进一步宽松,有助于推动债券短端收益率下行。

新华08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高立)本周(11月5日-9日)市场资金面表现相对平稳,并未因逆回购大规模到期而受到明显冲击,现券收益率变化不大,维持震荡格局。

国海证券分析师高勇标认为,未来通胀压力不大,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较小,债券市场整体风险可控。债市利率产品收益率回落后将趋于平稳,而信用产品随着经济企稳预期加强,信用利差有望进一步收窄

CPI数据带来微弱利好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1.7%,涨幅较9月份的1.9%有所放缓。CPI数据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带动当日早盘现券收益率小幅下行。

高勇标指出,10月CPI同比再创年内新低,短期内有利于修复市场前期过高的通胀预期,对债券市场影响偏利好。

分析人士认为,最新CPI数据走低将对利率债产生一些正面影响。新数据比预期低,说明通胀压力不大,意味着央行有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不过,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看,近期出台宽松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小,通胀数据对市场的利好影响也有一定削弱。

国家统计局同日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比9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自9月份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第二个月反弹。

尽管通胀仍维持在低位,但经济改善的趋势正进一步确立,多家研究机构预计,短期内债券收益率下行动力不足。

海外方面,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奥巴马成功连任。申银万国分析师屈庆指出,由于奥巴马当选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从国内股市和债券表现来看,受到该因素的影响较小。不过,由于奥巴马当选后,QE3的持续时间更长,对国内债券市场的影响仍偏负面。接下来,市场将把焦点转向美国“财政悬崖”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明年美国仍至全球经济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资金面平稳过渡 后市预期宽松

本周逆回购到期资金攀升至5530亿元,但伴随央行的滚动逆回购操作,资金面并未受到显著冲击,表现相对平稳。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9日,银行间市场回购定盘利率隔夜品种收报2.6300%,较上周末下跌约5BP;7天回购定盘利率报3.1300%,较上周末下跌约31BP。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周内也呈现类似格局,1周品种稳定在3.1%至3.3%之间。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央票到期量增大、财政性存款集中释放以及外汇占款增长等因素,预计后期资金面将进一步宽松,有助于推动债券短端收益率下行。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周二进行了1660亿元7天逆回购和1110亿元28天逆回购;周四进行了6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800亿元14天逆回购。全周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1010亿元。

近几个月来,央行连续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的大收大放保持资金面的相对稳定。市场普遍预计,未来央行操作仍将偏稳健,短期内滚动逆回购仍将是调节流动性的重要手段。

利多利空交织 短期仍难摆脱纠结

国内经济逐渐向好,而通胀低位维稳、资金面也趋于改善,利多与利空因素交织之下,债市短期仍难摆脱纠结,预计利率债仍将持续震荡。目前交易性空间尚难看到,配置仍然是市场的主题。

从本周一级市场新债招标的情况来看,财政部周三续招标发行的7年期国债,市场配置需求旺盛,中标利率走低,认购高达1.91倍。进出口银行周四招标发行的两期金融债也受到机构热捧,中标利率均低于此前预期。

中信建投研究观点指出,四季度是信贷投放的淡季,作为配置主力的银行在债券投资策略上将开始为明年布局。近期一级市场招投标情况也显示利率债的配置价值开始重新得到市场认可。

银行间市场现券走势较为平稳。债估值显示,9日债市利率产品收益率整体小幅下行;中短期票据收益率小幅上行,城投债成交活跃,收益率继续下行。

交易所债市方面,本周国债和企债市场继续缓步攀升。上证国债指数周五收于135.29点,较上周末上涨0.09点,全周成交2.51亿元,成交量较上周大幅萎缩。上证企债指数周五收于158.41点,较上周末上涨0.19点,全周共成交72.87亿元。

多位分析人士对信用债未来表现看好。国泰君安分析师陈岚指出,国内企业利润改善以及三季度贷款下浮比例上升、加权平均利率下降均有利于信用债表现。信用债中,城投债配置价值依旧,高票息收入仍将是信用债组合收益的重要贡献来源。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