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观察:基本面承压叠加宽松预期仍强 债市多头热情继续演绎

新华财经北京9月6日电(史可) 过去的一周(8月30日-9月3日),因跨月后资金面恢复宽松,叠加8月PMI走弱带动经济下行预期持续发酵,债市多头热情继续演绎,其中期货表现好于现券,国债强于国开债,长债走势优于短债。全周来看,10年期债主力周线大幅收涨0.40%,在过去的12周里,该主力周线有10周收红;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跌3.71BP,报2.83%。

受疫情汛期影响,8月制造业PMI由扩张转为收缩,景气程度减弱,其中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整体低于预期、财新PMI指数跌破荣枯线,债市对于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反应增强。另外,虽然政策基调一再指向“宽信用”,但结合上周三国常会最新信号,宽松预期仍然偏强

本周来看,市场将重点关注进出口数据和通胀数据,及其对当前经济下行预期和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的边际影响。市场预计,8月CPI仍将延续分化,PPI向CPI传导增强,但是食品和服务价格偏弱对CPI表现仍有压制,后续不排除食品和服务价格边际修复影响下CPI快速上行的可能。

机构提醒,后续需要警惕货币政策超预期给债市带来的调整压力。

行情回顾

上周受益于资金面趋向宽松,国债期货全线收涨,10年期品种表现突出;国债收益率全线下降,其中中长端品种利率下降最多。具体而言,上周一,因市场对政策宽松仍有期待,加之资金维持宽松,现券期货整体收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2bp至2.86%,10年期债主力合约收涨0.22%。上周二,虽然8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整体偏弱,但并未释放加速下行信号,现券期货震荡调整。但在上周三,8月财新制造业PMI数据公布之后,国债期货盘中直线拉升,当日10年期主力合约大幅拉升0.43%,创逾一个月最大涨幅。上周四和周五,市场增量信息有限,债市步入震荡调整。

全周来看,国债收益率全面下行,截至上周五尾盘,1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3122%,当周累跌1.13BP;3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5051%,下行5.84BP;5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6625%,下行5.07BP;7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8349%,下行4.48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8327%,下行3.71BP。

国开债收益率多数下行,截至上周五尾盘,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2.3755%,上行3.16BP;3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2.7471%,下行0.39BP;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3.0079%,下行0.79BP;7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 3.1689%,下行0.43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3.1721%,下行3.67BP。

国债期货三大主力合约上周全线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T2112涨0.40%,在过去的12周里,该主力周线有10周收红;5年期主力合约TF2112涨0.22%;2年期主力合约TS2112涨0.06%。截至上周五收盘,10年期债主力报100.275;5年期债主力报101.215;2年期债主力报100.805。

7e62d8e2d9dc4733b5ecfebd94f22742.jpg

各期限利差涨跌分化,10年期-1年期利差下行2.58BP,10年期-5年期利差上行1.36BP,10年期-7年期利差上行0.77BP。国开债5年期和10年期隐含税率均收窄,5年期国债、国开债利差为34.54BP,5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走阔1.45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国开债利差为33.94BP,10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走阔0.13个百分点。

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方面政府债供给继续放量。全周来看,利率债共发行56只,实际发行总额3602.5亿元,环比减少919.46亿元,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发行额分别为1904.6亿元、489.9亿元和1208.0亿元。利率债到期1334.6亿元,净融资2267.9亿元,环比减少883.2亿元,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净融资分别为1752.8、-642.9和1158.0亿元。后续一级市场等待发行利率债49只,计划发行金额2707.4亿元。

公开市场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17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累计进行了1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此公开市场净回笼400亿元。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5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无正回购和央票等到期。

商业银行上周共发行同业存单2243.0亿元,从期限来看,1M、3M、6M、9M、1Y品种分别发行83.1亿元、350.6亿元、220.7亿元、124.5亿元和1464.1亿元。从发行主体来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分别发行130.1亿元、959.9亿元和1153.0亿元。净融资方面,本周同业存单到期2205.2亿元,净融资37.8亿元;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分别到期272.9亿元、664.8亿元和1267.5亿元,净融资分别为-142.8亿元、295.1亿元和-114.5亿元。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方面,国股行涨跌互现,中小行全线回升。国股行1M、3M、6M、9M、1Y加权发行利率分别为2.10%、2.32%、2.49%、2.56%、2.68%;中小行1M、3M、6M、9M、1Y加权发行利率分别为2.28%、2.51%和2.78%、2.95%、2.92%。

资金面方面,银行间资金转松,回购加权利率波动向下,截至上周五收盘,DR001、DR007、DR014、DR1M分别为1.93%、2.05%、2.05%和2.25%,环比分别变动-12.3bp、-28.21bp、-26.45bp和-5.29bp。

回购交易方面,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量为4.13万亿元,前值为4.35万亿元,其中隔夜为3.52万亿元(上周为3.67万亿元),7天为0.52万亿元(上周为0.55万亿元)。

针对9月流动性,中信固收报告称,回顾8月资金面走势,上半月波动较大,自下旬起有所收紧,资金利率随之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震荡小幅上行,目前在2.88%附近,暂未突破2.90%。进入9月,地方债供给料将加速,很可能成为全年净融资压力最大的月份;但同时从8月末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央行维稳资金面的态度比较明确。

重要数据

1、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PMI录得50.1%,预期50.2%,较上月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降幅为2016年以来同期最大值,但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录得47.5%,较上月环比大幅下降5.8个百分点;综合PMI录得48.9%,较上月环比回落3.5个百分点。需求不足导致新订单减少,成为制造业PMI的最大拖累项。

分析认为,8月PMI表现较弱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国内疫情汛情对制造业产生小幅冲击,对服务业产生大幅冲击,另一方面,钢铁限产政策发力,钢铁生产放缓也带来生产端的放缓。

2、9月1日公布的2021年8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下降1.1个百分点至49.2,自2020年5月以来首次落入收缩区间。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7月下旬开始的本轮疫情是2020年二季度国民经济逐步正常化以来遭遇的严重挑战。受此影响,8月制造业景气度下降,市场供给减少,需求承压,就业市场略有恶化,通胀压力依然高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维持就业市场稳定、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仍需各方面统筹兼顾。

3、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3日发布2021年8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业务运行情况,数据显示,8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净买入债券339亿元,环比下降六成多。

具体而言,8月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4997亿元,卖出债券4658亿元,净买入339亿元。其中,通过结算代理模式达成3879亿元(代理交易3444亿元、直接交易435亿元),净买入423亿元;通过债券通模式达成5776亿元,净卖出84亿元。对比7月数据来看,8月外资买入人民币债券热情有所降低,其中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净买入额环比下降42%,而通过债券通模式则转为了净卖出。

要闻回顾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同时完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在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方面,要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

央行9月3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指出保持宏观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维护股市、债市、汇市平稳运行,严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海外债市

海外债市方面,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周走势分化,截至上周五,2年期美债收益率报0.21%,环比下行1BP;10年期美债收益率报1.33%,环比上行2BP;10年期美债与2年期美债利差为112BP,走阔3BP。另外,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上行。

宏观数据方面,美国8月ISM制造业PMI为59.9%,前值59.5%;8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61.1%,初值61.2%。由于全球供应链普遍出现瓶颈,企业难以满足需求,欧元区8月制造业的未完成订单升至空前高位,欧元区8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由7月的62.8%降至61.4%。

机构分析

国海证券:在地产、城投严监管的当下,监管层近期出台的“结构性宽信用”政策,更多地意在托底制造业与中小企业。而上述政策向债市的传导存在两方面因素:一、落地生效仍需要时间;二、刺激效果较弱、不足以扭转整体的资金需求。总结来看,中期内债市的主导逻辑仍取决于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不收紧的前提下,债市利率明显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江海证券:上周债市仍旧属于继续磨底,并未形成向下突破走势;当前位置利较为敏感,对于宽松预期的交易可能随时停止;从目前看来,空方因素特点是较多、滞后、确定:而多方因素是较少、提前、不确定,因此从性较比的角度来看,此时仍旧不建议交易上大开大合,观点继续维持谨慎。  

国君固收:现阶段“短空长多”逻辑中的“短空”会持续到次年年初,宽信用预期将会在政策发力下持续发酵,而宽货币预期的兑现要么较晚、要么较弱。如果“短空”持续过长,而不少机构对本轮利率到底能不能下到2.5%也还存在分歧,结合相对收益考核机制下的机构行为特征,后续可能会有更多机构转向谨慎。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