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现券收益率显著回升 机构“牛熊拐点”分歧有所加大

新华财经上海5月18日电(记者杨溢仁)上周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延续弱势震荡格局。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行至2.68%一线,较前期低位大幅跳升。尽管业界关于“牛熊拐点”是否已现的分歧有所加大,但考虑到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仍未转向,叠加经济基本面复苏尚需时日的判断,则当前看多后市表现的机构仍占主流。

债市延续盘整格局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延续窄幅波动态势。举例来看,SKY_3M上探1BP至1.01%,SKY_10Y微跌2BP至2.68%。

在大部分业内人士看来,4月份经济数据的积极变化是促使债市陷入震荡格局的主要因素。

不论是4月工业增加值的同比转正、汽车终端零售好转带动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上涨,还是地产与基建投资加码,抑或是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有所改善……无疑,投资者对经济增长预期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债券收益率的显著回调。

不过,在需求回升共振未现的情况下,过早判断经济回暖拐点已现似乎为时尚早。

“个人认为,疫情对外需冲击的发酵会使得海外订单进一步减少——4月出口得到改善更多是由抗疫物资和复工复产完成年初积压订单拉动的,同时下游消费不足导致去库存下的经济回调压力依旧不容小觑。此外,疫情是否会二次暴发并带来经济的持续下探犹未可知。”一位商行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

“虽然4月出口数据继续回升,但结构上主要是对疫情缓和地区的机电产品订单的积压释放,鉴于出口数据本身具有'高波动’属性,则未来外需扰动大概率还会反复。”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尹睿哲并称。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汪涛认为,全球经济衰退——供应链脱钩的压力正在增大、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走弱、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可能拖累国内复苏。目前,维持2020年GDP增速为1.5%的预测不变。如果全球衰退的幅度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则上述预测可能还将面临下调风险。

来自中诚信研究院宏观金融研究部的观点亦指出,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则国内经济依然较难出现趋势性改善,叠加期限利差及中美利差仍居于高位,年内债市收益率下行空间犹存。

货币宽松依旧可期

除了来自基本面的支撑,货币宽松对债市的利好亦不容忽视。后续政策利率怎么走?

虽然上周央行开展的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仍为2.95%,与4月持平,但伴随管理层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加大,鉴于通胀降温将为进一步降息铺平道路,则包括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内的多位业界专家表示,年内MLF利率还有40个基点左右的下调空间。

“当前市场普遍关注本轮降息过程是否已走到尽头,5月初以来债市持续深跌,即是该预期发酵的一种体现。”王青说,“我们判断,在海外疫情持续发酵——对我国出口冲击将进一步充分显现,下半年国内还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大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包括货币边际宽松在内的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持续增大,特别是在7月毕业季到来,城镇调查失业率有可能再度攀升之后。”

“眼下疫情的影响并未消失,货币政策需要继续发力。”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同时表示,“一方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仍是关键;另一方面,需要为政府债务融资维持低利率环境,对冲财政收入带来的冲击。近期货币政策可能进入观察期,一是确认外需下滑的程度,二是观察前期降成本政策的效果。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未到拐点,预计宽松状态很可能会延续至经济基本恢复常态。就债市来说,短端利率对长端利率的保护也将继续存在。”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基于3月和4月CPI同比快速下行势头将在下半年持续,三季度有望降至“2时代”的判断,则出于稳住就业大局、提振经济增长动能的考量,6月之后央行降息节奏有可能适度加快。

投资建议量力而行

回到债市投资方面,鉴于目前多空因素呈现势均力敌之态,则建议较为谨慎的机构降低收益预期,避免在整体低利率背景下过度追求高收益导致损失的风险,包括盲目加杠杆、加久期等等。

毕竟,只要货币政策没有明确宽松信号落地,那么长端利率也不见得会有太大的下行想象空间。相对“进攻”,保守型投资者可在“防守”方面予以更多重视,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利率曲线将会继续陡峭化,长端利率债抄底节奏需要放慢。

至于尚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现阶段依然可以继续增持债券。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认为,通缩格局下,债券尤其是中长久期债券仍是优质的配置资产。考虑到未来货币政策放松空间依然敞开,则债券利率的下行也不会就此结束,即使债券收益率近期有所反弹,还是可以进一步增持债券。

开源证券研究所固收分析师杨为敩预计,收益率在未来一个月的时间段内仍可能呈现出走高的状态,曲线还有一些变陡的空间,建议短时顺势防御;但向后看,7月伊始收益率依然可能开启新一轮二次探底行情,因此久期及杠杆也不必降得过低。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