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信用债发行方盈利受限 违约事件迭出警示择券风险

新华财经上海5月14日电(记者 杨溢仁)步入5月,尽管疫情发展于国内有所缓和,但信用风险却未曾远离。前有“17宜华企业MTN001”和“19新华联控SCP003”的付息违约,后有中诚信国际将公募城投债券“15营口沿海MTN001”列入评级观察名单……无疑,防雷、排雷已然成为信用债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疫情发展依旧存在不确定性,且后续中低等级筹资主体的再融资困难加剧无可避免,则信用债投资仍建议谨慎至上,未来可更多关注项目涉及“新基建”领域的相关债券。

信用债违约事件屡见不鲜

根据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20年一季度债券发行人(截至2020年5月6日,选取有信用债余额的债券发行人,剔除城投和金融行业)的收入和盈利增速均显著回落,特别是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反应到数据上,2020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为-9.0%,净利润同比为-59.5%。

另据中证鹏元评级研究发展部统计,2020年4月份共有14只债券发生违约,新增首次违约主体4家。

纵观4月以来的违约案例,不难发现,前期大肆扩张、资产负债快速增长(且期限集中于短期)、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主体更容易“爆雷”。

“眼下,信用债投资对风险甄别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一位券商交易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个人认为,当前盈利不稳定、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减慢、再融资困难的企业均需予以警惕。一方面,盈利稳定是现金流的基石;另一方面,外部资金支持是企业现金流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公司主体自有现金流及资产变现无法满足偿债需求时,股东的资助、新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政府财政的支持等,往往可以起到救急的作用。而一旦再融资渠道受限,那么违约结局将很难改写。”

不仅如此,“那些对外担保或关联对象出现异常情况,以及投资项目,特别是海外项目现金回流速度较慢的主体同样需要予以重视。”在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周冠南看来,“若公司对外担保金额较大或较为复杂,则关联对象的负面动态极有可能对本公司债券价格造成冲击,引发市场波动。再者,若筹资主体的海外项目后期仍需大量投资且收益不甚理想,考虑到汇率影响的不稳定性,则相关项目很有可能造成资产减值,导致巨大损失。”

总而言之,审慎参与,精细化择券仍是当前博弈信用债收益的重中之重。

城投板块隐含风险需重视

毋庸置疑,民企依旧是现阶段风险集聚的“重灾区”。

有券商统计,2020年4月,按主体测算的非金融类民营企业累计违约率(违约非金融类民企主体总数/非金融类民企历史发行主体总数)为9.54%,按金额测算的累计违约率(非金融类民企违约总额/非金融类民企历史发行总额)为7.04%。以2014年1月为起点,统计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各月累计违约率情况,无论是按照主体测算还是按照金额测算,民营企业的累计违约率仍持续高于总体累计违约率,且按照金额统计近几个月民企违约率升幅呈增加趋势。

不过,备受业界青睐的城投领域也并非想象中的“铁板一块”。

记者注意到,中诚信国际本周发布公告称,营口沿海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15营口沿海MTN001”将于5月18日到期,公司对中票的偿付能力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15营口沿海MTN001”的到期本息共计5.28亿元,截至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0.37亿元,不足以覆盖即将到期的中票本息。而截至目前,公司偿债资金方案未能完全落实且具体落实时间及可能性面临一定不确定性。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股权关系、主营业务、资产结构来看,“15营口沿海MTN001”是一只标准的公募城投债。

“这只中票在到期前几天被评级公司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引人遐想。”上述交易员表示,“不论其最终能否兑付,都给市场敲响了警钟。事实上,2020年截至目前已发生了9起城投非标违约事件,其中7起仍待解决。鉴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则面对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城投企业信用的分化和偿债风险不容小觑。对于所在区域财力较弱、行政层级较低且自身盈利能力较差、资产流动性较弱的城投企业来说,身处债务集中到期阶段,风险的持续暴露料不可避免。”

择券建议关注“新基建”领域

向后看,具有以下特征——即财务指标表现较差的几类信用债主体需要特别关注,包括但不限于2018、2019年净利润均为负;2019年净利润由正转负,且2019年亏损额大于2018年盈利额;2019年四季度“业绩变脸”;2018、2019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且2019年负值增大;2018、2019年筹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且2019年负值增大;2018、2019年投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且2019年负值增大;货币资金/短债比率

在违约风险层出不穷的当下,如何布局信用债市场?

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城投依旧是相对安全的板块,只不过个体资质差异很大,整体的风险可控并不代表可以盲目投资。而作为地方建设的“主力军”,参与“新基建”项目的城投主体——如作为部分项目承接方,或于本轮发展浪潮中脱颖而出。

来自海通证券研究所的观点指出,当前无论是从产业升级还是从融资结构来看,以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基建”领域大有可为。自“新基建”概念被提出以来,今年国家层面屡屡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亦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定义,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展望未来,“新基建”加码将促进城投转型发展。

“若能积极参与更多'新基建’项目,则该类城投主体或开辟出更多新技术领域的投资经营模块、实现人员结构优化、提高内部创新能力,从而快速实现转型升级,拉开与传统基建承建主体的差距。”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表示,在疫情冲击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并加剧区域经济财政实力分化的大背景下,建议投资关注转型进程中城投企业的分化发展,择优配置相关债券。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