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发酵债市本月持续调整 外需仍在探底长端利率反弹有“顶”

新华财经上海5月12日电(记者杨溢仁)本月以来,债市连续调整。截至5月11日收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跳涨至2.67%。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在一级发行放量、机构兑现浮盈、股市阶段走强等因素袭扰下债市震荡在所难免,但不论是货币宽松基调的延续,还是节节攀升的外资债券托管量,目前利多债市表现的支撑依旧坚固,“债牛”行情的演绎仍有时间和空间。

阶段调整难阻机构看多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举例来看,SKY_3M跳升3BP至0.96%;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大涨6BP至1.52%;SKY_10Y反弹3BP至2.67%。

无疑,受多重利空叠加发酵的影响,包括新增专项债额度以及特别国债发行问题的进一步清晰化、内需反弹带来的经济复苏预期升温、海外主流发达国家的疫情拐点初步显现,本轮债市调整仍在持续。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眼下预计“债牛”行情仍可延续的机构亦不在少数。

来自江海证券的研究观点指出,一方面国内疫情仍有反复,海外复工带来的全球疫情二次暴发风险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近期国内消费需求的回暖更多是各地通过消费券等超常规刺激政策促成的结果,财政收入承压决定了类似政策的可持续性有限,也就是说,后续就业和收入承压下的消费回暖能否延续依然存疑,加之海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国内更大,外需的下行风险尚未充分显现,则内外需未来也存在二次探底可能。

“受3月以后疫情全球蔓延态势加剧的冲击,我们判断5月之后我国出口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叠加国内防疫的常态化,二季度GDP增速反弹会受到一定制约,下半年经济增速回归潜在增长水平也面临一定挑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事实上,近期包括央行在内的不少政府部门对经济前景的预测都比市场悲观得多,这意味着,未来经济数据二次探底带来的预期差风险不容小觑。”一位商行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就基本面依旧'友好’的角度考量,债市利率拐点尚未到来。”

再就货币政策的角度分析,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的政策思路是“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由此,后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势在必行。当然,鉴于防疫已呈常态化,则货币政策宽松更可能以小幅多步的方式开展,即公开市场投放、降准、LPR改革、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或是主要抓手。对于债市而言,货币政策不转向意味着“债牛”尚未结束,资金利率区间调节思路下,中短端利率较为安全,长端利率在消化完悲观情绪以后,大概率也将重回下行通道。

外资涌入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来自基本面和资金面的支持,现阶段外资加速涌入对国内债市起到的提振作用亦不容忽视。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周发布的4月债券托管量(按投资者)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托管量继续保持增长,4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20011.36亿元,较3月增长433.19亿元,同比上涨30.45%,相较上年末上涨6.62%。

境外机构投资者已连续第17个月增持中国债券,截止到4月末,今年以来境外机构投资者累计增持人民币债券1152.51亿元,而去年同期仅累计增加258.01亿元。

可以看到,2019年以来中美利差持续走阔,在国内债市对外开放不断提速的大背景下,外资开始加大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持债占比进一步增长,对中国债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除了不断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环境,以及人民币汇率的预期趋稳,我们认为,促使外资大举买入中国债券的重要原因仍是利差诱人。”上述交易员坦言,“2019年,全球负收益债券规模一度创下历史新高。当欧洲被负利率债券席卷、美债收益率走低之时,中国债市的相对收益率却十分可观。截至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之间仍有超过190BP的利差,外资涌入的热情不言而喻。”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分析师卢菱歌亦表示,目前我国债券收益率在国际上处于较好水平,中美利差也处于高位,我国债券对境外投资者仍有较大吸引力,在监管多措并举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同时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等国际主流指数逐步将我国债券纳入体系的背景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境外资金流入我国债券市场。

不可否认,伴随疫情的蔓延,海外大部分经济体正在进入一个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的时代,且可能会延续相当长时间。彼时中国债券市场、中国利率水平的吸引力不言而喻。2020年仍会是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年”。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格局日渐完善,中国债券市场必然将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重要场所。

中金公司此前进行的一项债市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2020年境外机构配置中国债券的力度会明显上升,规模可能达到7000亿元甚至1万亿元以上。

回到债市投资方面,经济活动进一步修复和逆周期政策加码预期的升温,意味着债券期限利差平坦化依旧面临内生阻力和较大扰动,但由于外需仍在探底,叠加地产预期的“纠偏”,财政政策加码的同时地产仍然坚持“房住不炒”,市场对于地产力量缺失下的宽财政、宽信用效果有所疑虑,而这在短期内难以证明或证伪,则现阶段经济超预期改善的可能性亦有限,即长端利率反弹面临“天花板”。

展望后续,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认为,在整体货币政策仍有继续放松空间甚至宽松时间可能超过市场预期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尚未结束。尤其是收益率曲线比较陡峭的格局下,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无论是与海外收益率对比还是跟国内基本面对比,都仍有不低的下行空间。

编辑:史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