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信用债风险事件频现 机构建议信用下沉谨慎至上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3月17日21:05分类:债券

新华财经上海3月17日电(记者 杨溢仁)3月份以来,受到疫情影响,“花样”信用风险事件再次增多,债券置换、场外延期兑付、永续债展期、付息违约消息频现。

分析人士认为,前期出现过信用事件且流动性压力较大主体的信用风险仍会进一步暴露,未来受到海外疫情扩散影响,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信用风险料显著上升,投资者切忌掉以轻心。

信用风险扎堆显现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已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且国内疫情基本得到了良好控制,但其对实体经济和企业的影响仍处于持续发酵的状态。

可以看到,继此前“15新华联控MTN001”“17桑德工程MTN001”和“18北大科技ABN001优先级”被曝兑付违约后,昨日“16力帆02”公司债券亦确认未能按期偿付本息。与此同时,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称,因凤凰机场流动性紧张,“19凤凰机场CP001”本息到期兑付压力较大,存在不确定性。

2月份以来,信用风险事件开始逐渐增多,并呈现出了持续攀升的势头。

华创证券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月,共计有27只债券发生实质违约,数量较1月份的6只大幅增加。

“由于疫情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在筹资难度加剧的大背景下,部分中低等级主体——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发生债券违约并不出人意料。”一位券商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鉴于国内疫情因海外的输入性风险还存在反复的可能,则个人判断,后续信用风险还会加速暴露,新增违约数量亦会出现进一步的上升。”

来自中金公司的最新债市调查结果显示,针对未来的信用风险,29%的受访者认为“国内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但国外疫情仍处于扩散期,内需型生产性企业会快速恢复生产,信用风险影响不大;可对于出口导向型、第三产业企业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并且这类型企业的筹资也会恶化,可能出现大面积风险暴露”;28%的受访者认为“3月份以来出现的信用风险均是在前期已经出现信用事件且流动性压力较大的发行主体,受到疫情影响,未来这部分'网红’主体信用事件还会进一步爆发”。

整体来看,绝大部分投资者对于“疫情促使信用违约边际上升”已达成共识。

民企仍是高危板块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判断,民营企业仍是我国债券市场的违约“高发地”。

近年来,在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去杠杆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2019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营业利润率下降至 5.25%,低于国有企业(5.67%),且民营企业亏损数量同比增速(14.50%)显著高于国有企业(-1.60%)。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均向记者表示,2018年以来的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未能得到实质性解决。由于现阶段违约事件频发且多为民营企业,这导致市场对民企承压能力产生了普遍不认可的情况,而伴随融资政策趋严叠加投资者避险情绪的升温,目前信用分层趋势愈发明显,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再融资能力持续下降、融资成本上升。尽管央行灵活运用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改革LPR形成机制等,旨在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最终收效仍待观察,暂时未有太大起色。

“注册制推动债券发行制度放松之后,有观点认为企业融资层面的难度将会显著降低,可我们认为,由于发债主体范围扩大,因此不可避免将导致发行人信用分化的局面更为显著,也很有可能引发过度融资导致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吴志武认为,从不同性质的发行主体来看,国有企业整体资质较好,且存在政府一定程度上的支持,随着债券发行主体的扩容,其信用质量表现的提升或更为明显。至于民营中小企业或者弱资质企业,在当前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弱的情况下,其未必能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质性利好。

就债券发行利率来看,以发行样本较多的AA+级民营企业及国有企业所发的3年期公司债为例,2019年民营企业的平均发行利率(6.88%)较上年(7.10%)略有下降,可仍处于相对高位,而国有企业(4.79%)较上年(6.20%)显著下降。

信用下沉谨慎至上

回到债市的投资方面,信用债经过一季度的上涨,其绝对收益率已经基本处于历史十分之一分位数以下水平。

有鉴于此,针对未来信用债投资策略选择的问题,中金公司的调查显示,29%的受访者选择了“目前信用债性价比已不高,久期、杠杆和下沉策略都谨慎,转向防守策略”。

此外,还有27%和26.6%的受访者分别选择了“在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维持宽松,资金利率维持低位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加杠杆套息的策略增厚投资收益”和“通过信用下沉来获取超额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73位选择信用下沉的投资者中,超过90%的投资者,即66位选择“下沉方向仍是'次龙头’或者项目区域布局良好的中等房企和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城投企业或国企”。相对而言,仅有6位受访者选择“下沉方向转向有一定溢价的风险相对可控民企”。

整体来看,近七成的投资者虽会通过信用债获取一定超额收益——加杠杆套息和信用下沉的投资者占比相对较高,但是在信用下沉的方向上,城投企业或国企仍是更受青睐的品种。这也意味着,在民企融资状况总体不甚的乐观的背景下,其信用风险的边际上升无可避免。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今年民营企业信用风险将继续处于较高水平,投资者需警惕受疫情影响较大、信用资质较弱、短期债务集中兑付以及发生负面事件的民企信用风险。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