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高开高走施压期现券 债市震荡格局或持续

新华财经2019年10月14日14:16分类:债券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4日电(王菁)债市期现券周一(14日)承压,消息面释放积极信号,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银行、券商、保险等板块发力,带动沪指重回3000点,交投氛围显著好转。跷跷板效应之下,国债期货跳空低开、维持绿盘震荡,中长期现券多数走弱,国债略优于国开,10年期国开现券收益率一度涨超10bp;进入月中,央行连续八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短期资金价格多数上行。

市场人士认为,中期来看,债市核心逻辑没有动摇,震荡格局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后续专项债发行节奏、库存周期是否开启也值得关注。

银行间现券市场早间承压,中长期收益率普遍走高,国债和政金债表现略有分化。10年国开活跃券190210利率一度逼近3.67%,午盘前报3.6685%,上一交易日尾盘报3.51%;10年期国债190006券收益率涨幅不大,最新报3.165%,上行1.24bp。国债期货同步走弱,跳空低开后一度试图追平,临近午盘又稍回落,收跌0.08%报97.985。

一级市场,本周有1130亿元国债、380亿元政金债发行,而地方债今日开启本月首次发行,发行券为内蒙古40.24亿元一般债,明日(15日)将有青岛市18.1亿元一般债招标,以上两笔为本周全部地方债供给。

央行早间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10月14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本周无逆回购到期,周二(10月15日)将对部分银行实施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中国央行此前宣布,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外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月中流动性稍收紧,短期资金价格上行。上交所国债逆回购7天及以下品种微涨,整体波动幅度有限,1天回购午市收报2.975%涨9bp。不过银行间市场,隔夜shibor上涨显著,报2.5550%涨34bp;7天shibor报2.6510%,上涨6bp;3个月shibor报2.7220%,上涨0.3bp。

基本面上,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9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8%。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仍继续保持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消息政策面上,央行12日公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严格确定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标准。

华泰证券李超表示,非标定义严格使得稳增长压力增大,需要其他逆周期政策发力,我国逆周期工具箱仍有“子弹”,为对冲增长下行压力,中央银行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释放信用,政策性金融通过PSL资金来源向地方基建、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等领域发力,2020年加大财政专项债发行规模等措施均是可选工具。

外部市场方面,美联储上周五(11日)宣布,自2019年10月15日起至2020年第二季,重启短期国债购买计划,购债规模为每月600亿美元,以此来维持准备金供给维持在或高于2019年9月之前的充裕水平;同时,美联储将继续进行隔夜和定期回购操作至2020年1月,定期回购操作每周2次,每次350亿美元,隔夜回购操作每日进行,每次至少750亿美元。

中信证券明明表示,若美联储将初始资产购买规模维持六个月,美联储将累计买入3600亿美元短期美债,到今年年底美联储总资产规模或将扩张4.6%。从当前美联储公布的短期国债购买规模上来看,本次扩表的规模是很可观的,36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或将当前的储备金“缓冲垫”增厚一倍。当前美联储短期国债持有水平很低,美联储针对短期国债的扩表行为将使得美联储短期国债资产占比明显上升。

对于重启扩表之后,美联储还有什么工具,明明认为,除了当前使用的通过短期国债够买方式进行扩表以及持续开展定期和隔夜回购协议操作以外,降息依然是美联储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首选方式。

对于后期债市表现,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观点称,近期扰动因素较多,而今年底、明年一季度开启补库存周期可能是债市面临的又一个潜在变量。但本轮预计是偏弱的补库存周期,对债市的影响幅度可能较为有限。

中金固收市场调查报告也指出,广义财政支出和房地产投资作为今年经济的主要支撑,如果四季度放缓,可能导致四季度经济数据向下承压,而不是像市场预期那样企稳回升,这会给债市带来一个预期差的机会。目前市场关注点在于地方政府可能提前发行明年额度的专项地方债,从而对经济进行支撑。这也是目前债市的扰动因素,投资者担忧如果四季度专项地方债突然有较大的供给,会导致市场承压。

编辑:史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