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金融开放推动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债市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24日20:13分类:债券

新华财经上海7月24日电(记者 杨溢仁)伴随中国对外金融开放的不断提速,以及对境外机构投资限制的逐步放开,在交易便捷度大幅提升的背景下,现阶段外资流入债券市场的速度、积极性和规模与日俱增。

托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持仓中国债券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突破16452.38亿元;当月净增持346.19亿元,为连续第7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同期,境外机构在上海清算所持仓中国债券3090.43亿元,单月增持超400亿元。不仅如此,境外机构6月大幅增持国债276亿元,幅度创出2019年以来的最高值。

业内专家认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对债券市场的影响长期且持续,而加强境外资金入场、拓宽境内机构的境外融资渠道是债券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融开放不断提速

近期,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下称《举措》)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举措》提出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涵盖了信用评级业务、外资参与理财子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以及放开准入条件等内容。

业界解读认为,本轮举措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由点及面,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放松境外机构投资中资金融机构股权的门槛或期限问题,另一类是增加境外机构的业务资格,第三类是关于便利境外资金入场的规则。

“本次公布的11条举措绝大多数是对近三年开放核心政策的强调与整合。其中于债券市场产生影响的条例,不外乎是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允许外资机构获得A类主承销牌照以及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江海证券资管投资部固收分析师李佳伟称。

“要致富,先修路”——优秀的金融基础设施无疑是一切金融活动的前提,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债券通”的开启和人民币债券在2019年4月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眼下外资流入中国债市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就上半年来说,我们自己的交易报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逾80%。”中国银行上海交易中心总经理龚奕民告诉记者,“可以说,今年不论是境外机构的客户数,还是交易量,增长速度上的都非常快。”

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的托管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外资机构已成为我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方。截至6月底,外资持有国债规模已达1.16万亿元,且自2018年开始,外资持有国债的仓位就已经超过了基金。

观察历史趋势,进入2018下半年后,外资持有国债的仓位保持稳定增长,按照每月平均3%的增速估算,李佳伟预计今年年底外资的国债持仓量大致可达1.39万亿元,简而言之,将有2259亿元的新增资金入市。

而部分更为乐观的机构判断,随着便利境外投资者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后续外资每月持仓的增速有望升至7%的水平。

“考虑到美联储7月会议可能降息,后续欧央行或推出相应的宽松政策,在全球货币宽松的背景下——低成本资金增多,且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面临下行,叠加货币宽松推动美元陷入弱势,则伴随人民币汇率平稳预期的增强,涌入中国债市的资金量大概率将进一步增多。”国盛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表示,“参考2018上半年(外资流入最大的半年)的外资流入规模(3246亿元),下半年流入中国债市的外资体量有可能达到每月600亿元,也就是总计3600亿元(托管口径)。在流入较为集中的时段,可能足以带动长端利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行。”

基建配套仍需完善

“国际投资者比例的提升,对我国债券市场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证监会债券监管部副主任卢大彪说。

不过,鉴于国、内外投资者在配置理念、信用评级、资金成本、考核要求等诸多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与外资进行双向互动,我国债券市场仍需“练好内功”,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

“向后看,推动信用生态的不断优化仍是关键。”在卢大彪看来,“尤其要通过对外开放、鼓励竞争等手段引导国内评级机构提升公信力。”

需指出,信用评级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其不断完善有利于满足国际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而进一步推动评级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资评级机构的业务范围,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全部类别信用评级业务,在促进境内外评级方法和技术交流碰撞,推动评级标准体系趋于一致,提高评级结果的可比性和参考性,推升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也将促进中国金融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其次,要不断加强法治化建设。推动、配合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修和订,加强制度供给;提供法治保障,力促违约诉讼、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制度安排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债市的对外开放,最终是为了提高中国债券行业的全球竞争力。“有了高水平的竞争对手和同业伙伴,中国本土的债券市场更应该见贤思齐,学习和吸取海外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经验、教训,共同建设更加高效、有序、规范的债券市场新生态。”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研发部总经理闫彦明说,“当然,对中国债市的开放前景,我们始终保持乐观态度。”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19年初发布的《亚洲债券监测报告》,截至2018年末,日本、韩国的国债市场中外资持有比重均在10%以上,马来西亚、泰国等新兴亚洲国家的外资持有比重(国债)为20%-25%,印度尼西亚更高达35%。相较来说,中国国债市场中的外资持有占比仅5%,仍极大的上升空间。

“债市的开放是一个长期战略,是渐进式的,我们要做到水到渠成,让境外机构自主、自愿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债券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称。

外资看好中国债市

“作为一家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从买方的角度来说,近两年,我们投资国内债市的速度肯定是在不断加快的。目前,我们在上海设立了专门的固定收益团队,以便对国内发债主体的信用资质,宏观政策做出更妥善的研究和把控。”路博迈中国区CEO刘颂说,“伴随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必然会成为越来越多境外资管公司的重要投资标的。”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亚太区总监张顺荣亦指出:“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比较发达的新兴经济体,风险系数整体可控,对很多的国际投资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现阶段,刨去直接从跨境端进入国内债市的资金,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境外投资机构,开始选择在国内设立公司或在岸基金,这也从侧面展现了他们对中国市场本身发展充满信心和兴趣。”

龚奕民同时表示,较高的债券收益率、相对稳定的汇率、日益完善的市场基建和政策政策配套,受上述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债市的吸引力将继续增强,后续外资的配置需求仍将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海外投资者逐渐从主动投资向被动投资发展,而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主流债券指数,也必将会直接带来海外大量被动配置资金的流入。

目前跟踪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的资产管理规模约2万亿美元,而正式入指后,中国债市在该指数中占比大约在5%-6%之间,以此计算,业界普遍预计这将为中国债市带来1000-120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流入。而按外资月均流入50-60亿美元测算,截至2019年末,预计外资持有中国债市的总规模将达2.1万亿元。

此外,就目前外资配置境内债市的整体结构考量,预计截至2019年末,外资持有中国国债的规模将达1.3万亿元左右,彼时外资在我国14万亿元规模的国债市场中的占比将提升至9%附近。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