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上半年城投发行量问鼎历史峰值 14起非标瑕疵事件扰动行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04日00:20分类:债券

新华财经上海7月3日电(记者杨溢仁)今年上半年,总发行量和发行只数均创出历史峰值。不过,在经历了包商银行托管事件及流动性分层后,当前长久期、弱资质城投债发行难度大幅上升,5-6月城投债的总发行和净融资量锐减,不足2019年前4个月平均值的1/3,引发市场关注。

在业内人士看来,城投公募债“金身”短期虽然未破,但风险始终存在,随着中小银行、非银机构信用扩张意愿和能力的下降,后续弱资质平台的债务违约风险不可小觑,建议投资介入保持谨慎态度。

上半年发行和融资额双升

数据统计显示,2019上半年城投债的发行总量达1.68万亿元(涉及债券2048只),净融资额为6635亿元,总发行量和净融资规模分别较2018年同期猛增5371亿元和4336亿元,总发行量和发行只数均创出历史峰值。

然而,通过对比可见,1-4月份城投债的月均净融资额为1421亿元,而5-6月月均仅为475亿元。

再就城投债的募资用途分析,旨在用于“借新还旧”——即偿还债务的占比大幅提升,而用于项目建设类的占比则进一步下降。

通过对2019年5月1日-6月30日发行的城投债募集资金用途进行统计,不难发现,大部分城投债的募资用途仍以偿还债务为主,占城投债发行总金额的86.2%,较2019年2-4月的79.6%和2018年8月-2019年1月的75.5%分别大幅提升了6.6和10.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募资用于项目建设的占比则进一步下降,仅为7.2%,较2019年2-4月的10.5%和2018年8月-2019年1月的12.6%分别下降了3.3和5.4个百分点。此外,募资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占比亦呈现出回落态势,仅占6.3%,较2019年2-4月的8.8%和2018年8月-2019年1月的11%分别下降2.5和4.7个百分点。

对此,国盛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表示,当前城投债的到期及回售压力仍然较大,用于新增项目的资源有限,市场不宜掉以轻心。

14起非标瑕疵事件扰动市场

事实上,城投公募债领域的刚兑“金身”虽一直未被打破,但非标领域的风险事件却屡见不鲜。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上半年共发生了14起城投非标瑕疵事件(包括技术性违约、逾期、展期等情况),以贵州省黔南州、黔东南州县市发生数量最多,达到6起;其余事件分布区域还涉及陕西西安、甘肃庆阳、青海西宁、湖南资阳、内蒙古阿拉善、广西南宁、天津等地。

“随着中小银行、非银机构信用扩张意愿和能力的下降,后续低层级、弱资质城投债必然会面临市场需求萎缩、加杠杆能力下降、融资渠道收窄的风险。”国泰君安研究所固定收益分析师高国华坦言,“即便央行有意维持资金面的整体宽松,但鉴于市场中已缺乏承接高风险资产的机构和产品,再加上下半年信用债市场即将迎来到期和回售的高峰期,因此,低层级、弱资质城投债的表现不容乐观。对于投资者来说,眼下过度下沉评级并非良策,因为下半年的评级利差大概率会面临重新走扩的风险。”

“现阶段,城投债交投呈现出了等级越低,抛压越重的情况。”招商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尹睿哲并称,“虽然受到'信仰’的加持,短期内低等级城投债还能出现不小规模的成交(对于产业债而言,尤其是弱资质民企债,只能以高收益单边报价存在,买盘难觅),但我们认为,弱资质城投仍在风险出清的道路上,投资者切忌盲目乐观。”

高国华表示,具体到2019下半年城投债的区域和个券投资上,除了要注重对当地经济、财力、债务平衡的考量外,债券期限中短、平台重要性程度较高仍是最主要的两个择券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到稳基建发力、地方专项债新政和平台到期存量隐性债化解等政策的影响。

业内建议择券仍需保持理性

展望后续,受访的多位券商研究员认为,下半年可关注以下几类融资平台的债券机会。首先,是地方债剩余额度较大的地区平台。2019年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地方专项债的扩容和创新,是财政稳基建的重要发力点。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可举债额度较大的地区,料将更多受益于6月地方专项债新政带来的基建撬动和信用扩张利好。

2019年前5个月,就各地区地方债的发行进度来看,大连市、黑龙江、广西、新疆地方债的发行进度已达到70%以上,剩余空间有限;但贵州、西藏、重庆、北京、河北等省市这一发行进度在35%以下,仍有较大剩余空间将在6-9月集中释放,这可对当地基建项目和信用扩张起到支撑作用。

再就各省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债额度对城投发债人短期有息负债的覆盖比率看,海南、西藏、宁夏、河北、青海等覆盖率均在200%以上,内蒙古、黑龙江也在100%以上,地方政府有更多地方债工具空间解决存量到期隐性债务问题;但北京、江苏、天津、贵州、浙江、重庆等覆盖比率相对偏低,在30%以下,更多需依赖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收入或政府财力等偿还短期债务。

其次,是隐性债务确认比例较高的城投平台主体。6月地方专项债新政为金融机构的“平滑融资”正名,鼓励金融机构对存量隐性债务中的必要在建项目,在不扩大建设规模(这意味着不新增隐性债务)前提下,协商展期或再融资,并给出了免责情形,刺激金融机构加速项目贷投放扩张,这将明显改善融资平台的信贷融资环境,降低存量债务风险。

最后,是从事铁路、高速公路、棚改等,最先受益专项债作资本金政策投资领域的城投主体。一方面,该领域的投资被纳入隐性债务系统的概率较高,能够受到政府化债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这些领域将最先受益于专项债作资本金政策的支持,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和市场化资金等配套融资的撬动支持,流动性风险明显降低。

编辑:史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