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指数基金密集申报 机构看好转债投资机会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6月11日08:08分类:债券

新华财经北京6月11日电 断档几年之后,可转债指数基金有望重现江湖。4月份多家基金公司密集上报的可转债指数基金,目前均已进入审查阶段。业内人士表示,在可转债市场不断扩容和可转债配置价值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机构正加快对可转债的布局步伐。

扩容之年配置之年

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行政许可受理及审核情况公示》,截至5月31日,共有4家机构上报了4只可转债指数基金,目前均已进入审查阶段。

具体来看,长信基金最早上报了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50指数基金,紧随其后的是海富通基金,上报了上证投资级可转债及可交换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中泰资管和博时基金上报的相关产品的投资标的均为中证可转债及交换债券指数,区别在于产品形式,博时基金上报的是ETF,中泰资管的则是场外指数基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目前市场上仅有2只可转债指数基金,分别是2013年成立的银华中证转债指数增强分级基金、2014年成立的东吴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分级基金,二者的规模都在1亿元以下。

为何选择在当下时点开启对可转债指数基金的布局?沪上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副总监表示,一方面是看好当下可转债的布局机会;另一方面,近两年可转债市场快速扩容,可转债数量的增多使得可转债指数的投资更有意义,发行可转债指数基金也可以完善公司的产品线。

天天基金研究部负责人冯鹏飞对此表示赞同。在他看来,此前没有可转债指数相关产品的申报,与可转债发行量不大、市场流动性不好有关。他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可转债的发行总额已接近15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兴业证券固收团队看来,2019年是转债市场历史级别的规模扩张之年,扩容后的可转债市场相比权益市场仍是小众品种,但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例如快进快出的交易博弈、分享正股上涨的正股思维、偏长期持有的纯债思路。对于固定收益投资者来说,转债已经具备大类资产特性。

此外,一位券商资管的基金业务部负责人透露,近期在与多家机构沟通后发现,机构对可转债相关产品存在较大的需求,可转债指数基金将是接下来重点的布局方向。

机构组团低吸可转债

不少机构已经悄悄行动,加仓可转债。国信证券数据显示,5月基金、年金、券商资管、保险、社保、QFII持有可转债市值较4月分别增加11.9亿元、7.8亿元、9.3亿元、2.6亿元、0.5亿元、3.2亿元,仅券商自营持有转债市值减少12.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四个月,对于可转债,社保基金均呈减持状态。

从持有市值占比来看,一般法人仍是转债第一大持有者,占比46.6%,相比4月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次是公募基金,当前持有转债市值比重16.1%,继续维持在一季度的16%附近。

多家机构认为,可转债的配置价值凸显,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交银施罗德基金表示,现在是布局可转债的好时机,随着近期权益市场回调,可转债价格回落,不少可转债价格接近债底。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可转债价格在110元以下的有116只,占比71%。从估值来看,当前权益市场、转债市场均处于估值底部,转债估值与2014年上半年相当。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肖沛认为,经过前期调整后,多数可转债性价比已经较为合适,配置价值凸显。后续择券方向上,可以从转债性价比和市场投资主线上筛选标的。

对于可转债的投资,不少业内人士也强调,要学会等待。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可转债的调整风险已经基本释放,未来的回调空间有限。“对于未来可以做的就是等待,选择持有性价比高的转债。同时需要研究其行业的发展空间,主要是确保在未来市场行情反转后转债的上涨空间。”

华泰证券固收团队同样认为,可转债估值和绝对价位已经进入安全区域,建议耐心等待,左侧埋伏优质品种并把握结构性机会,权益投资者仍可以利用转债的类期权特性博弈股市的跌宕起伏。(上海证券报)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