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市开放进程加速 “纳指”后将增强与海外市场联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4月01日16:55分类:债券

新华财经上海4月1日电(记者杨溢仁)从4月1日起,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开始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完成纳入后,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业内人士普遍判断,人民币债券纳入国际主流债券指数,一方面会带来海外增量资金的持续涌入,另一方面也将助力中国债市加速开放进程,并与国际市场深度接轨。

债市“蓝海”尚待开掘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总体规模和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2002年,中国债券市场在全球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仅为0.9%,而2018下半年,这一比重已高达13%。目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数据,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约为美国债券市场的30%、欧洲债券市场的45%、日本债券市场的95%,位居全球第四。

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债券市场的存量规模已达86万亿元。其中,国际投资者的持债规模近1.8万亿元(占国内债券市场总量的2%),同比增长46%。

“中国债券若被全面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将有望为境内市场带来约2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入。”穆迪副董事总经理钟汶权指出,“虽然目前国际投资者持有的主要券种为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但随着外资对境内市场了解的不断深入,必然会继续增加对人民币资产配置,并扩大对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 (ABS) 等信用债券的投资。”

德意志银行集团中国固定收益策略分析师刘立男则预计,2019年中国债券市场的总资金流入量将上升至人民币6000至7000亿元(约879亿至1025亿美元)。

金融业开放势在必行

基于境外机构对境内债券配置意愿保持强劲的判断,则新增的境外资金,能否助力国内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行?境外机构的涌入,是否会使得国内债市和海外市场的联动加强?

“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例,这些国家债券在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后,其国债收益率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行。”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坦言,“再就入指之后的长期表现考量,上述国家债券与美国国债等海外债券的走势、走向亦有所趋同。特别就韩国和新加坡而言,在其本币国债入指后的10年时间里,两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国国债呈现出了同涨、同跌的态势。”

债市开放一则会带来增量资金涌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央行、基金管理公司、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需要在中国配置资产,并对目前的债券市场形成正面助推作用;二则在长期趋势上,也会增加中国债券和国际债券的价格联动性。

不少业界专家认为,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加快,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且整体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未来不断提升金融业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实为大势所趋。事实上,不论是此前“债券通”的开启,还美国标普全球公司获准在北京设立全资子公司,种种迹象均说明我国的金融开放进程不会停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也公开表示,要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开放,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利率、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扩大金融业开放。

编辑:史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