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债券资讯 > CDS“安全垫”显效 尚需时日

CDS“安全垫”显效 尚需时日

中国证券报2016年11月09日09:04分类:债券资讯

核心提示:在债市中期转弱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信用债市场的后续走势和整体估值水平受到各方关注。分析人士表示,尽管CDS(信用违约互换)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已经正式启动,首批CDS交易已展开,但相关信用风险衍生品短期还难以为信用债市场发挥明显的“安全垫”作用。信用债市场个券价格的波动,中短期内仍将依赖于债市收益率整体波动,以及发行人自身的信用状况。

在债市中期转弱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信用债市场的后续走势和整体估值水平受到各方关注。分析人士表示,尽管CDS(信用违约互换)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已经正式启动,首批CDS交易已展开,但相关信用风险衍生品短期还难以为信用债市场发挥明显的“安全垫”作用。信用债市场个券价格的波动,中短期内仍将依赖于债市收益率整体波动,以及发行人自身的信用状况。

CDS市场低调起步

11月1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当日10家机构开展了15笔CDS交易,名义本金总计3亿元人民币,交易参考实体涉及石油天然气、电力、水务、煤炭、电信、食品、航空等行业,交易期限一年至两年不等,参与机构为中行、建行、交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上海银行、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等。

此前,经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14家机构备案成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而在今年9月,交易商协会发布CDS和CLN业务指引,并同时发布了修订后的CRM相关业务规则。首批CDS交易的达成意味着我国CDS市场正式起步。

业内人士介绍,上海银行与交通银行达成了CDS交易,交易标的为AAA企业发行的债券(含中国石化短期融资券);中行和兴业银行达成交易标的则为中国联通债券。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整体来看,首批CDS交易的标的主要集中在优质央企所发行的相关债券,且交易规模较小。从CDS市场的平稳开局来看,首批CDS交易一方面实现了管理层期待的“试水”动作,另一方面也让相关交易机构大致了解了CDS的定价、交易规则,以及相关交易程序。但整体而言,首批推出的CDS品种,对于相关发行人一揽子债券的个券估值、投资者本金的保障、市场风险的分散尚不能起到明显作用。

对冲工具有待完善

来自交易机构的反馈消息显示,作为信用债违约的“保险”,由于信用债发行主体财务透明度等违约风险的复杂性,在首批CDS的创设交易开局之后,未来CDS等信用风险衍生品在自身发展和功能发挥上仍任重道远。

机构交易员表示,从创设角度而言,信用债个券在违约风险的“定量”上,不仅简单体现在财务风险方面,还同时受发债企业行业景气度、主业经营、实际控制人变化、道德风险等多个因素直接影响。在此背景下,不仅类似CDS的数学定价模型需要逐步进行搭建、得到市场各方认可,而且其他一些事件性风险的权重也需要逐步摸索。此外,如果要真正发挥相关信用风险分散、对冲工具的实际作用,未来标的也应更多选择产能过剩、基本面恶化、违约风险较大的企业。而相关信用风险衍生品的推进工作短期尚难取得明显进展。诸如创设定价、风险覆盖、规模和行业拓展等方面仍面临较大困难。

整体看,尽管年底前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会对非银和资管类机构的配置需求扩张形成掣肘,对信用债的整体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大于利率债,但中短期内,信用风险衍生品对于信用债市场的整体估值提升和“安全垫”作用将十分有限。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信用债市场走势仍主要依赖资金、供求关系、市场情绪等因素。(王辉)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