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债券资讯 >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金融时报2016年04月20日09:20分类:债券资讯

核心提示: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很多公募基金认为,未来债市违约会步入一个相对常态的过程。

信用风险是债券市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今年更是如此。3月28日,“15东特钢CP001”违约,开创了全国首例地方国企债违约记录。4月7日,中煤华昱公告称,“15华昱CP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成为煤炭行业首例。4月11日,中铁物资成为首个债券申请暂停交易央企公司,其168亿元债务融资工具集体暂停交易。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4月以来信用债取消和延迟发行不断增加。 

Wind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募债违约主体已达10余个,从信用风险爆发的路径看,已经从民营企业蔓延至央企、地方性国企。具有较强偿付能力的央企,一再成为债券违约事件的主角。继钢铁领域的央企之后,煤炭等行业也拉开了央企债券违约的序幕。 

2015年11月,中钢股份确定延期支付本期利息,构成事实上的违约,成为首家发生债券违约的钢铁央企。3月28日,东北特钢未能兑付“15东特钢CP001”债券本息,出现实质性违约,成为地方国企公募债违约首例。 

进入4月份,债券违约接二连三。4月7日,中煤华昱公告称,“15华昱CP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成为煤炭行业首例。4月11日,中铁物资公告称,168亿元债务融资工具4月11日起集体暂停交易。距离兑付日期最近的是5月17日10亿元“15铁物资SCP004”及6月20日到期的10亿元“15铁物资SCP006”。对于暂停交易原因,中国铁物解释称,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持续萎缩,经济效益有所下滑,目前正在对下一步改革脱困措施及债务偿付安排重大事项进行论证。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在行业普遍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债券违约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在刚兑打破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企业救助的意愿逐步降低;二是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滑,政府的救助能力有限;三是政府和银行的意愿并不完全统一,在协调中或存在障碍或时滞。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推迟发行信用债的企业在增多。Wind资讯梳理中国货币网、上海清算所和中国债券信息网4月1日以来的公告发现,18家公司债券取消发行,共计178亿元,均因市场波动加大,品种涵盖中票、短融、超短融。 

中金公司固收团队的报告指出,东北特钢、中煤华昱和中铁物资的风险暴露,进一步挑战了之前市场以股东背景和企业性质为主要逻辑的信用评价体系,外部评级的可信度进一步降低。投资者倾向于全面回避如产能过剩行业或财务情况较差的国企。实际上4月以来信用债取消和延迟发行不断增多与中铁物资事件的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很多公募基金认为,未来债市违约会步入一个相对常态的过程。有基金经理认为,未来信用违约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可能会大一些,而且,不光在某个特定时点上会碰到信用违约事件,在今后整个投资过程中都有可能碰到。因此,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投资者、债券的直接投资者,都要慢慢接受和适应这个“常态”。 

“从正常的金融市场或债券市场角度来说,没有违约反而是不健康的。‘超日债’违约之后,这两年违约事件陆陆续续出了不少,从无到有也是一个质的变化,自去年开始,频率开始上升。不过,参照实体经济现状和银行贷款不良率来说,目前信用违约比例还远远没有达到正常市场所应该有的水平。”也有基金经理分析称。 

“未来在信用投资上应该抛弃固有的各种信仰或股东偏好,回归到尊重公司基本面及财务数据,尊重客观及事实层面,扎扎实实做好信用研究工作。”一位基金公司的金固定收益总监认为,近两年以来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频发,实质性违约和接近违约的事件接近20起之多,必须密切关注。 

业内人士普遍认同上述观点。“以后更要加强投资前的信用研究,之前这方面做的功课很少,真正发生时难免会感觉猝不及防。当信用违约风险成为市场上正常的风险存在时,投资机构就有足够的措施和手段去防范风险、对冲风险,市场才能够正常运作,违约风险也就不再成为对所有人造成恐慌性或严重影响的风险。这是市场成长的一部分,机构把这些东西都学到手了,也会跟着成长。”有基金经理表示。 

在上述总监看来,信用违约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包括:第一,违约主体主要集中于煤炭、钢铁以及光伏等强周期、景气度低迷的行业,未来这些行业的信用利差仍有拉大的趋势;第二,虽然违约主体的企业性质以民企为主,但已有向国有企业蔓延的趋势,在行业普遍下行的背景下,市场已不可再把央企和地方国企当作信仰;第三,虽然违约主体基本面的恶化大部分在财务和外部评级中已有充分反映,但小部分来自公司治理层面的突发负面事件难以事先预判,导致市场对信用风险分析的难度加大。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