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可转债 > 巴菲特:对可转债情有独钟的投资家

巴菲特:对可转债情有独钟的投资家

《债券》杂志3月刊2015年03月26日18:28分类:可转债

核心提示:巴菲特几次出手购买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都是在这些公司遇到某些困难之时。最后的结果是既做了人情,还赚得盆满钵满。之所以称可转换债券为可转换优先股票,目的是给现有债权人吃一颗定心丸,因为巴菲特的清偿权在现有债权人之后。

檀江来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常被人尊为股神。这位投资家在投资股票的时候独具慧眼,很有一套。事实上,他也是一个投资债券的高手。在选择债券的时候,巴菲特对可转债更是情有独钟。巴菲特是一位谨慎的投资者,他有一句名言:“投资最重要的原则是:第一,不要赔钱;第二,永远记住第一点。”因此,攻守兼备的可转债非常符合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安全,有保底,而且一旦股票价格上升,债券转换成股票更是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20世纪8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流行杠杆收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恶意收购。1989年,当有恶意收购者企图狙击吉列公司的时候,巴菲特被吉列公司邀请作为“英雄救美”的白衣骑士。于是,巴菲特以6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吉列公司定向发行的年利率为8.75%的可转换特别优先股。这些优先股可以在两年以后以50美元/股的价格转换为1.2亿股普通股,而当时普通股的市场价格为41美元/股左右。如果这些可转换优先股不转换为普通股的话,10年内可以由吉列公司赎回。有了巴菲特的加持,恶意并购者知难而退,巴菲特协助吉列成功地抵挡住了投机者的恶意收购攻势。这些可转换优先股也在两年后转换成了普通股,巴菲特旗下的哈撒韦公司占吉列公司的股份比例达到10%(后来稀释到9%)。巴菲特购买的可转换特别优先股本质上就是可转换债券,区别就是公司清偿时排序在债权人之后,而且还有一定的投票权。2005年,宝洁公司收购吉列以后,巴菲特持有的吉列公司股票市值增长到51亿美元。16年时间投资回报率7倍有余。

巴菲特投资可转债的另一个经典案例,是2002年7月9日宣布投资Level3公司长期债券和可转债1亿美元。Level3公司是美国一家提供互联网宽带和网络通信相关业务的运营商,其股价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130美元/股,市值460亿美元。因为大量扩张,到了2002年,债务余额约为60亿美元。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此时股价只有5美元/股左右,相对于高位跌去了96%。一时间,甚至有人担心该公司可能倒闭。

在很多人看来,这笔投资有点非同寻常,因为巴菲特一向回避科技股、网络股。巴菲特曾经说过,“对我而言,任何有关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决定,我在五秒钟内就会否决。”因为这些公司绝大多数都属于高速变化、极度不稳定的产业,而快速变化的产业被公认为投资者的绞肉机。此外,巴菲特也公开承认,自己对于高科技产业没有把握,所知不多,所以错过了包括微软、谷歌在内的众多机会。不过股神也从来都不觉得后悔和遗憾,因为他一向坚守不熟不做的原则。当一向保守、稳健的投资大师巴菲特投资Level3的报道一出来,确确实实是让很多人跌破了眼镜。

巴菲特仔细研究了Level3公司可转债价格,每张债券价格已随股价跌到18~50美分(面值1美元),即使不考虑转股的问题,当成普通债券持有到期的年化收益率也已经高达25%~45%。公司还拥有15亿美元的现金和6.5亿美元的银行借款。这就等于,以每张18~50美分的价格买一个每年6%利息加上到期后1美元本金的债券。巴菲特在市场上高调宣布买入Level3公司的债券,还进一步接受了公司定向发行的可转换债券。2002年7月9日消息宣布当天,股价暴涨60%。到了2003年,Level3债券的价格已经涨到73美分。短短一两年时间,此项投资年化收益率就高达180%。

到了2008 年美国次债危机最高潮,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雷曼兄弟破产倒闭、美林归于美国银行旗下、摩根士丹利岌岌可危之时,巴菲特再次出手认购高盛公司的可转换优先股票。具体条款是每年固定红利10%,同时获得认股权证,5年内可以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50亿美元额度之内的高盛股票。跟前面认购吉列的所谓优先股一样,该产品本质上就是可转换债券。不久,巴菲特再次出手,以同样的条件收购通用电气50亿美元可转换优先股。2011年3月19日,高盛集团宣布将向股神巴菲特的旗舰哈撒韦公司支付56.5亿美元,以购回50亿美元的优先股。同时,高盛也会支付一次性的16.4亿美元利息。伯克希尔哈撒韦仍持有高盛发出的认股权,账面获利19亿美元,因此在今次投资合共获利37亿美元,而投资两年半的利润率达74%。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巴菲特几次出手购买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都是在这些公司遇到某些困难之时。最后的结果是既做了人情,还赚得盆满钵满。之所以称可转换债券为可转换优先股票,目的是给现有债权人吃一颗定心丸,因为巴菲特的清偿权在现有债权人之后。

作者单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责任编辑:李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