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债券资讯 > 信用违约或加剧债券市场分化与扭曲

信用违约或加剧债券市场分化与扭曲

上海证券报2014年08月15日09:03分类:债券资讯

核心提示:2014 年号称中国信用违约元年,但不论是债券违约还是信托违约,均未导致连锁反应,却加剧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分化和扭曲。首先是低等级债收益率和发行价趋势性上行,发行节奏也被扰乱,高等级债则相对不受影响。超日债和众多私募债违约打破了产业债刚性兑付的隐性保护,但城投债后面的政府隐形支撑则仍然存在。

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014 年号称中国信用违约元年,但不论是债券违约还是信托违约,均未导致连锁反应,却加剧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分化和扭曲。首先是低等级债收益率和发行价趋势性上行,发行节奏也被扰乱,高等级债则相对不受影响。超日债和众多私募债违约打破了产业债刚性兑付的隐性保护,但城投债后面的政府隐形支撑则仍然存在。由此,导致产业债(尤其是低等级债)风险溢价上升加快,相对城投债优势进一步减弱。即便一些城投债财务表现弱于企业债,但因为政府担保的存在将使投资人在选择债券时偏好前者。随着违约案例不断曝光,投资人风险偏好下降,会进一步利多利率债,利空信用债,导致债券市场进一步分化。

债券违约:今年或为公募债和私募债违约元年

我国债券市场近年来经历过多次信用事件,但不论是城投债还是民营企业债最终都没能打破刚性兑付的隐性保护。2014年以来在外部和内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3月初“11超日债”公告宣布无法按期付息,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首例违约。6月末法院裁定受理超日公司破产重组裁定,无论这一计划能否执行,债券持有人均存在不能全额受偿可能,意味着公司遭遇实质违约而非技术违约。

超日债事件之后,号称“垃圾债”的多只私募债(13中森债、12金泰债、12津天联)也先后经历了本息违约。在银行间债市交易的短融券华通路桥最终由政府兜底避免本金违约破产,但再次为今年债市风险敲响了警钟。

总结来看,今年的债券违约事件特征包括:(1)私募债违约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债券。这是由私募债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加上我国私募债大部分在2012-2013年发行,期限大部分为2年,目前接近兑付高峰。(2)违约大部分集中在民营企业。今年债券违约案例中,比较典型的国企背景为11天威债,目前已被暂停。但其背后的军工央企很可能会接管兜底,而民企相对无此保障。(3)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目前来看传统制造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大,库存导致流动性紧张,容易发生违约。(4)解决方法可能与违约的原因有关。一般因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违约的解决方法包括担保方担保或破产重组处理资产;而因发行人被捕这类原因可能获得政府兜底。

债券违约:低等级企业债短期波动较明显

债券违约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债券利率上升和风险偏好下滑,超日债违约后其利率大幅上涨。从债券等级来看,低等级债利差涨幅明显大于高等级债,如1YBBB+利差自超日债违约后上涨了63BP,而AAA级上涨42BP。从期限来看1年期信用利差波动幅度大于3年期。私募债违约对企业债信用利差影响有限。总体而言,超日债违约后信用风险有所下降,但目前已经恢复至违约前的水平。

公司债发行速度降低 低等级债发行利率上涨

债券违约对一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债券发行利率和发行节奏上。低等级的公司债发行利率自今年4月份后明显上行,而高等级的公司债发行利率基本稳定。从中债登公司存管的公司债数量和规模也可以反映出公司债整体的兴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呈下滑趋势。可能发行和存管存在一定迟滞,并未准确体现近几个月违约事件造成的影响。但从公开披露的信息不难发现,不少公司债发行和上市日期受违约事件影响有所延迟。

私募债发行数量放缓但发行利率未受违约影响

中小企业私募债自2012年下半年集中问世以来,目前正迎来一波集中兑付高峰期。截至2014年7月30日,上市的非金融类私募债一共有624支,发行总额达到2156亿元。今年还剩39只私募债到期,光兑付本金就将有101亿元。和交易活跃的公募债相比,中小企业私募债对投资者门槛和范围要求较高,即使违约了影响也有限,传染链条相对较短。另从违约原因来看,很多私募债是担保人出问题,并非发行人财务恶化。这类原因不可预测,很难导致系统性风险。此外私募债从一诞生开始就被称为“垃圾债”,市场本身就给予了相当高的风险溢价,对高违约率也就有了预期。

从近期几例违约事件来看,对私募债一级市场影响较有限,发行利率仍然处在波动震荡区间,没有明显抬升。从存管情况看,2013年下半年以来私募债规模即呈现下滑趋势,今年上半年并未明显加速下滑。目前私募债还算发展初期,违约事件促使投资者对担保和发行人资质有了更理性的判断,对发行审核程序也起到一定规范作用。

短融发行规模今年以来有所加速,低等级利率上涨

华通路桥短融券最后在政府协助兜底下侥幸化解违约风险,避免了成为首单本金违约债券。这起案例有几个特殊性,从发生的原因来看,导火索是撞在了政府严控农村金融贷款的枪口上。最后被兜底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担心违约将会影响后续招商引资。

这一事件对短融券整体影响有限,2014年初短融发行数量和规模同比反弹上升,但累计托管量同比基本持平。从收益率来看,出现了一定分化,AAA级6个月短融券收益率今年来呈下滑趋势,但较低评级的A-券收益率从6月开始明显反弹。这一分化趋势和公司债利率分化类似,投资人考虑到信用风险后对低评级债选择更加谨慎。

信托违约风险暴露

和债券相比今年最早的违约发生在信托行业,主要原因包括银行对地产、矿业限贷;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地产销售投资收缩。自2013年信托增速见顶后政府对影子银行监管变严,表外转表内是2014年来信贷的总体趋势,信托贷款呈现整体下滑态势。今年二、三季度是信托兑付高峰,在“稳增长,避风险”的压力下,很多信托产品可能在二季度时有借新还旧,实际上只是将风险推后。银联信报道称,三季度到期信托规模达到12733亿元。

从影响来看2013年下半年开始非证券类集合信托平均收益率反弹明显,风险溢价上升。

在集合信托中,矿业信托萎缩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从违约行业来看今年几起案例均发生在矿业和地产行业,这和行业整体表现息息相关。事实上在违约发生前随着这几个行业基本面转弱,相关信托规模已经发生了变化。

和集合信托整体相比,矿产能源类信托规模同比降幅2014年以来更加剧烈,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矿业信托规模同比收缩43%,而整个行业仅下降3%左右。同样矿产能源信托不论是按发行个数还是总的规模来算,其在整个信托行业中的占比均有下滑。

今年的几起信托违约事件对整个行业影响并不大,信托行业收缩更多受经济宏观面和行业表现左右,当然部分涉及违约的行业可能有加速下滑的表现。

委托贷款违约:委托贷款规模同比大幅收缩

中国的委托贷款近几年快速增长,从2010年占社融总额上涨4%左右至目前12.8%,已经成为企业第二大信贷来源,是银行贷款的四分之一。这样大的规模一旦发生违约,有可能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央行在2013年的金融稳定报告中对委托贷的资金流向和信息披露方面提出风险警示,主要因为委托贷大部分流向了银行限贷的行业和领域,其中地产2013年就占到整个委托贷规模的30%。

6月有媒体曝光浙江中都集团两笔委托贷款无法偿还,事件过去1个多月也没有任何进展。事实上,近年委托贷兑付危机的案例接二连三:A股上市公司舜天船舶贷给南京某地产公司本息超过1亿不能收回,地产老总跑路导致成为坏账。更多的违约以展期的方式解决,尤其集中在地产领域。

因为委托贷的高收益率,不少银行运用自有资金变相参与委托贷已经不是新闻,今年随着影子银行的监管加剧,表外回表内,导致委托贷同比大幅收缩,但从绝对量来说仍然大于信托和票据其他两项表外融资,而且还保持着10%以上的正增长。如果地产销售投资继续恶化,宏观经济未转暖的话,委托贷违约的案例仍会出现。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违约:或对城投债造成冲击

作为最大的信贷渠道,银行违约更为常见。3月份宁波兴润地产因经营不善和高利贷导致破产,这件事最后以地方政府牵头涉事银行共同协商解决。7月份济南历城城建违约代表意义在于,这是地方融资平台第一例本金违约,标志着地方债务兑付风险的显现,这一事件或对城投债造成冲击。

今年以来贷款利率出现小幅上升,一季度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上涨15BP,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双双上行。高频数据显示最新的不良贷款存在跨地区、跨行业蔓延的趋势。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