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债券资讯 > 资产证券化加速在即 距常态化仍有较长距离

资产证券化加速在即 距常态化仍有较长距离

金融时报2014年07月21日10:00分类:债券资讯

核心提示:第三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6月末到期大限已过,据初步统计,原计划4000亿元的规模未能全部发行完毕,截至6月底仍剩余1000多亿元的额度。 本轮试点,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转型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加快趋势。

本轮试点,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转型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加快趋势,随着经济企稳复苏,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企业信贷需求增加,今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政策力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但目前距此目标仍有距离。常态化在具体路径、方式和手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从监管思路来看,一方面收紧同业、信托、理财及委托贷款等监管,降低融资成本和系统风险;另一方面表内加大不良核销力度、推进资产证券化来提升资产周转率,未来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势必将提速。 

第三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6月末到期大限已过,据记者初步统计,原计划4000亿元的规模未能全部发行完毕,截至6月底仍剩余1000多亿元的额度。 

本轮试点,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转型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加快趋势,随着经济企稳复苏,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企业信贷需求增加,今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审批时效的问题,7月和8月还将有一批产品发行,近期监管层也在有意寻找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审批效率的方法,备案制的施行,将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效率,但未来常态化转型是方向,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信贷资产证券化需求增加 

从去年试点开启以来,在经济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期限错配,使得债务快速堆积,货币流通的速度不断下降,而银行可运用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 

监管层多次发声要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意在调节杠杆、盘活存量,同时也是银行提高流动性的现实选择。 

央行此前发布的年度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称,一些低效率部门和企业大量占用资源,影响了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并且对其他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挤出,使总量政策效果受到影响。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此前直言,很多企业处于僵尸状态,占用了大量的信贷资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5%,显现企稳态势,但后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企业融资依然困难。而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6月末,M2余额120.9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77.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0%,这意味着盘活存量任务依然艰巨。“对于当前信贷管理,最重要的是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日前也表示。 

很多银行盘活存量意愿强烈,南方某银行人士表示,非标受到抑制之后,表内贷款额度将更为稀缺,需要加速推动资产证券证券化来盘活存量资产。不少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商行,非标存量规模较多,好多贷款也趴在账上,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需求比较强。 

 备案制提高发行效率 

今年5月份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迎来了一轮发行热潮。5月份单月发行额度达到284.8 亿元,共6单产品。由于政策鼓励以及资产出表需要,银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热情一直延续。 

邮储银行计划在7月22日发行68.14亿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产品,这也是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以来,首例以个人住房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产品。 

据记者了解,南方某农村商业银行申报的一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最近也获得了央行的批复,将于7月底或8月初发行。如果能按计划发行,该产品也将成为去年新一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农信系统第一单。 

在监管层面,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利好声音也不断。 

央行6月18日表示,根据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达成的一致意见,今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由银行自主发行,包括发行的窗口与时机选择,毋须进行行政审批。在这种考量下,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要求继续放松。 

6月中旬,银监会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据记者了解,虽然这一政策仍未有书面文件下达,但已经开始施行。按照规定,6月30日之前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仍沿用此前的审批制,之后发行的产品将只用备案即可。 

业内分析认为,监管层有意以资格审批与产品备案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某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有发行需求的银行只需向监管部门进行资格申请,监管部门根据情况评估后单独批复额度,此后发行的产品无须重复审批,只需向监管部门备案即可,这将极大地提高发行的效率和灵活性。 

 常态化有待进一步探索 

虽然政策力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但目前距此目标仍有距离。业内人士表示,常态化在具体路径、方式和手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瑞银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过去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主要受制于:风险隔离机制缺失、基础资产种类丰富程度、投资者结构、缺乏流动性及信用增级措施。而“资产证券化的常规化发展将取决于上述因素的改善。” 

据记者了解,目前交易所市场对银行也有一定吸引力。实际上,从转移风险和增加流动性来看,由于银行间市场转让出去的信贷资产绝大部分仍停留在银行体系内,并没有起到化解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对银行来说,由于试点要求优质信贷资产作为标的物,也难以真正满足银行“甩包袱”的需求。 

平安银行的“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经历一波三折之后在上交所发行并由中债登托管,如市场预期,并没有带来显著的示范效应,在其之后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仍选择在银行间市场发行。 

工行行长易会满在此前公开表示,资产证券化的常态化,是银行盘活存量、资产负债表有效瘦身的重要手段。 

不少业内人士判断,从监管思路来看,一方面收紧同业、信托、理财及委托贷款等监管,降低融资成本和系统风险;另一方面表内加大不良核销力度、推进资产证券化来提升资产周转率,未来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势必将提速。 

目前城商行已加入了发行队伍,农商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不久也将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在扩容,而且基础资产也更为丰富,尤其是小微贷款等,为后续拓展产品空间提供了较好的样本。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