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地方债 > 审计结果“呼之欲出” 市政债试点亟待放行

审计结果“呼之欲出” 市政债试点亟待放行

中国证券报2013年12月26日08:18分类:地方债

核心提示:疏堵结合、多措并举才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有效途径,尽快启动市政债试点或是较理想的化解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亟需摒弃“唯GDP论”政绩观,地方基建项目投资也亟待回归理性。

审计结果“呼之欲出” 市政债试点亟待放行

地方政府债务 阳光化仅是开始

记者获悉,历时4个月、被社会各界称为“史上最严厉、最彻底地方债审计”结果或将披露。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应不会超出此前媒体报道的20万亿元,风险仍在可控范围。

专家指出,鉴于目前多数地方政府仍有较强烈的投资冲动,部分区域和项目潜存较大风险,需要监管层重点防范。根据国家开发银行的预测,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巨大的资金需求或促使地方融资欲望更为强烈,并通过隐性“影子”渠道融资。

记者调研时了解到,此前已被监管层“点名”的非信贷渠道融资仍在迅速增长,地方融资平台通过信托、BT和违规集资等渠道融资屡禁不止,蕴含的风险隐患不断扩大。

相关专家表示,疏堵结合、多措并举才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有效途径,尽快启动市政债试点或是较理想的化解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亟需摒弃“唯GDP论”政绩观,地方基建项目投资也亟待回归理性。

债务规模“神秘” 风险隐患受重视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担忧之声,近两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而审计结果迟迟未出,更是引发不少猜测和担忧。

对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的预测,各家机构的“预测版本”存在较大差异,从10万亿元到30万亿元不等。实际上,关于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量,最新的官方数据是审计署2011年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为10.7万亿元。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负债规模应在15万亿至18万亿元左右。

多位接近监管层的专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即将出炉的审计结果应该不会是一个“重磅炸弹”,整体风险一定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实际上,早在今年9月,在审计进行到一个多月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已公开表态称,对大家都很关心的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中国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序规范和化解。可以有把握地说,总体是安全可控的。

“中央特别强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的重点将是区域和项目风险较高的个别对象。”财政部财政研究所所长贾康近日透露,据内部信息,地方政府债务总量不会超出媒体所说的20万亿元,总体仍在安全区内。

然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近日透露,根据他们的测算,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债务接近28万亿,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达19.94万亿;地方政府债务主体部分来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余额接近14万亿,须引起高度关注。他强调,“中国经济整体的债务规模为111.6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15%,去杠杆在所难免。”

如果按照中国社科院的这个数字,除非2013年地方政府债务是“零增长”或“负增长”,否则地方政府债务总量极有可能突破20万亿元。中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保育钧近日就对媒体表示,地方政府债务迟迟不公布很可能是由于审计结果超出中央预期。“地方政府债务可能超过20万亿,接近2012年GDP的50%。”

由国家信息中心编撰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4)》指出,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财力、事权上的不匹配状况日益严重,地方政府在事权不断增加、财力却未能显著扩大的条件下,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来筹措建设资金,由此产生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审计署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达到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4%。虽然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也要看到,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偿债能力较弱,加上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性较大,导致财政风险隐患不可忽视。

[责任编辑:姜楠]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