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地方债 > 地方债务“摸底”的四大盲区

地方债务“摸底”的四大盲区

经济参考报2013年08月07日08:58分类:地方债

核心提示:债务大摸底也存在几大盲区。首先,债务摸底无法控制债务规模的急骤上升。再者,地方政府“优质资产”变现并不那样容易。其三,虽然中央政府下决定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大摸底”,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很难摸清。最后,金融风险叠加效应不容忽视。

张平

面对经济的持续下滑,中央政府意识到有必要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进行“摸底”。但即使这样的债务大摸底,也存在几大盲区。

首先,债务摸底无法控制债务规模的急骤上升。可以预期,本次全国地方债务大摸底,能将地方政府当前的债务状况大致算清楚,但却无法扭转地方政府举债的投资冲动。今年上半年我国的GDP增速为7.6%,已经步入中速增长时代。但仍有很多地方政府通过透支未来十几年财政收入,大肆举债投资的方式,将当地GDP推向两位数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像滚雪球一样持续增大

再者,地方政府“优质资产”变现并不那样容易。有学者认为中国地方政府掌握的资产不少,除了财政收入外,还掌握国企等优质资产。何况我国还有3万多亿外汇储备可以变现,用以偿还所欠债务。更有专家认为,我国地方债务的形成与西方国家存在区别,我国由基建等投入形成的实务资产,可以随时变现用以还债。而西方国家的负债则是为了清偿过去积累的债务。

但笔者认为,像公路、铁路、机场等基建设施要想变现相当困难,而国有优质资产变现亦不容易,主要就靠土地财政收入来偿还债务。但据财政部测算,2012年实际使用土地出让收益接近6000亿元。即使按美银美林的经济学家推测,中国地方债务约15至16万亿,每年光支付利息都要1万多亿。地方政府即使把卖地财政的净收入全部用于偿还债务,恐怕连利息都不够支付。至于抛售外汇储备用以还债,那更是荒谬,因为中国大量外汇储备主要购买了欧美国家债券,如果中国要将大量外储变现,欧美债券市场上恐怕无人能接下如此大的抛盘。

其三,虽然中央政府下决定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大摸底”,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很难摸清。如今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不容小靓,一方面,政府拿财政收入替下属各部门之间债务隐性担保。另一方面,政府替辖区内的企业隐性担保,去年新余市政府为江西赛维LD K公司偿还债务,就是一个例子。最近无锡市政府为了挽救濒于破产的无锡尚德,向银行担保借款2至3亿元。这都是政府的隐性担保风险。一旦这些企业或下属部门出了问题,都要由地方政府财政买单。而这些隐性债务都是本次债务“摸底”所摸不出来的。

最后,金融风险叠加效应不容忽视。有人认为,我国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管理权限和财务上是不独立的,所以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破产”,即使地方政府出现问题,中央政府也会对其进行援救。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在去杠杆化,决策层试图挤去房地产、影子银行等的泡沫,以及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去产能化”。如果银行信贷抽紧,影子银行又出现问题,地方政府很难再靠“借旧还新”来拖延到期债务,地方债务危机或将集中爆发,届时中央政府出手拯救一二家地方政府问题不大,但要救众多债务烧身的地方政府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