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其他债券 > 监管完善未伤及效率 理财规范利好债券配置

监管完善未伤及效率 理财规范利好债券配置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5月17日17:48分类:其他债券

核心提示:银行理财产品对债券的配置思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短期理财产品,债券兼具流动性和稳定收益性特质,是短期理财产品的理想投资工具。其次,对于稍长期理财产品,债券对其吸引力主要在流动性上。业内人士普遍判断,随着八号文的执行,为了非标资产占比达标,银行的债券投资占比短期内可能出现一定规模的提升。

新华08网上海5月17日电(记者杨溢仁)近期,继8号文规范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后,监管层针对银行理财的规范频繁出台,叠加4月债市风波,市场对于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规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广泛关注。尽管伴随债市监管的深化,当前同一银行理财账户和自营账户间的债券交易被“叫停”,但其调节渠道并未被完全堵死。

梳理近期一系列的政策消息,记者发现,管理层规范资金池运作的目的已经不言而喻。一位商行交易员分析称,以前银行理财账户和其自营账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理财账户募集时间和拟投资债券发行时间不一致的时间差,即先由自营账户或者其他理财账户先行代为买入,之后在在合适时点进行账户调节,该途径被堵,对于高收益博取方式确有影响,丙类户与甲类户之间的管理漏洞也再次被填补。

不过,据业内人士称,不同银行间的自营或理财账户之间的债券交易结算并没有进入这次的限制范围,所以操作空间和渠道还是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监管范围,已然扩大至银行间各类交易主体,包括保险、信托、基金、券商、境外机构,相比前期仅仅针对银行自营户和理财户之间的监管而言,其对银行理财的影响反而有所削弱,在仍未卡死的不同机构之间的通道上,银行可以重新凭借广阔深厚的客户资源再获竞争优势。

来自中信建投的研究观点指出,本轮债市关联交易的规范管理,旨在加强内控及外部监管,减少利益输送,利于资金池模式规范;对现有操作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有依赖自营账户的流动性管理及收益波动减震有影响,但鉴于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功能主要并不依靠债券资产提供,渠道转化提升的交易成本有限,并在以往操作中已有成型模式,所以市场对银行理财收益率就此下滑的判断有过度之虞。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由监管催生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标准化将利好债券资产的配置。

就现阶段而言,想要符合8号文限额规定,银行有三条路径可走。其一,是将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标准化,即将其包装成私募债;其二是扩大对标准化债权产品及债券的投资力度,摊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占比;其三,是通过代销机构,销售以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为标的的银行理财产品。

由于第三种路径必须经过商业银行总行审批核准,后续尚需监管,并不是低成本的治标之法。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前两种模式的实现概率较大。

就第一条路径考量,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对于非标债权资产的依赖主要体现在收益率上,因此,收益率较高但流动性稍有欠缺的私募债无疑就成为了非标资产标准化较为理想的工具。私募债既可以是银行间的PPN(即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也可以是交易所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或私募公司债。

另一方面,就做大基数考虑,从全行业的口径测算,有券商提出,假设非标准债权资产的占比为40%,若想在非标资产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达标,银行就需要扩大债券和货币市场类工具以及存款的规模。也就是说,只有进一步加大债券等标准资产的购入,方能起到摊薄作用,这必然会对债券市场的需求形成显著支撑。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对债券的配置思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短期理财产品,债券兼具流动性和稳定收益性特质,是短期理财产品的理想投资工具。其次,对于稍长期理财产品,债券对其吸引力主要在流动性上。

当然,业内人士普遍判断,随着八号文的执行,为了非标资产占比达标,银行的债券投资占比短期内可能出现一定规模的提升。(完)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