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地方债 > 中国地方债仍在可控范围 真正风险在于过程识别

中国地方债仍在可控范围 真正风险在于过程识别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4月20日08:02分类:地方债

新华08网上海4月19日电(记者杨溢仁)近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和穆迪先后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理由是“中国金融稳定性的风险正在逐步增加、地方债务问题于2012年再度恢复增长。”对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中国各方面经济指标尚在可控范围内,虽然地方融资平台数量很大,但由于各地的差异同样不小,只要处理妥当,发生“共振”的可能性比较有限。

继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4月9日下调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AA-”至“A+”后,在不足一周的时间内,另一评级机构穆迪16日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正面”下调至“稳定”,中国的政府债券评级仍为Aa3不变。

无疑,“4万亿时代”过后,地方债务风险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国际市场对中国地方债务风险扩大的担忧亦愈加升温,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地方债已经失控。

对于上述看法,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界专家均认为,尽管地方债规模在不断增大,但是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中央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通过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化解地方债问题。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短期内地方债不会有风险,利息支付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可以通过展期和以新还旧来解决。长期,从目前中国财政状况来看,还有能力消化损失。”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也表示,虽然地方债风险确实存在,但是并不存在导致经济硬着陆这样的系统性风险。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研究机构虽然不如境外同行那样悲观,但也普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谨慎态度。

“如果把城投债看作准政府债券,以城投债余额和地方债余额之和作为分子,以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作为分母计算负债率,则青海、宁夏、甘肃三省的负债率超过100%,安徽、江西、云南三省也超过70%。”有券商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此可见,总量债务没有超过安全线不等于债务就是安全的。”

可以看到,当前地方债问题已经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在17日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已将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信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银监会也在短时间内连发三文,即“463号文—8号文—10号文”,组成了关于地方融资的综合性监管框架。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新的监管框架将从平台贷、银行理财、信托融资以及债券资本市场融资各方面构建综合的监管体系,后期地方融资平台将通过贷款、表外融资、债券市场来均衡分流融资压力,缓释存量贷款风险。

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在研究中国的债务负担时,一是要承认债务规模很高,容易出问题;二是要看到中国体制的特殊性,债务虽容易出问题,但并不是必然会出问题,中国很容易将债务分摊到全社会。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政府债务真正的风险在于过程识别,关键是能否正确认识到债务风险,并及时采取对策。如果漠视债务风险的存在,那就很可能真的出问题;如果认识到了债务风险,那么中国政府有很多资源可以解决问题。(完)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