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其他债券 > 债券市场波动加大 调整仍是主基调

债券市场波动加大 调整仍是主基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09月12日18:07分类:其他债券

核心提示:由于此前PMI等数据公布,市场对经济数据已有预期,加上债市供给方面的冲击仍然较大,本周将有铁道、中石油、国家电网等高等级债发行,预计短期内现券市场难改弱势调整格局,而机构的谨慎情绪也将使其买债的意愿进一步降低。

新华08网上海9月12日电(记者杨溢仁)在观望情绪的笼罩下,本周债券市场收益率加速震荡攀升,周末经济数据和相对宽松的资金面并未延缓债券熊市的进程。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此前PMI等数据公布,市场对经济数据已有预期,加上债市供给方面的冲击仍然较大,本周将有铁道、中石油、国家电网等高等级债发行,预计短期内现券市场难改弱势调整格局,而机构的谨慎情绪也将使其买债的意愿进一步降低。

虽然8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仍处于探底过程,但近两个交易日股票市场已经在基建项目投资大规模启动的提振下大幅反弹,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债券市场结束企稳迹象,进入震荡走势。

“鉴于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并未对市场产生太多利好,因此利率品种收益率的上行趋势不会停止。而作为关键期限的3年期国债,虽然配置型机构会有一些需求,可当前羸弱的债市气氛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资金面波动都令不少机构望而止步。”一位参与招标的券商交易员告诉记者,“加上8月份经济数据中显示出了一丝企稳迹象,这对于债市来说同样不是好兆头。事实上,CPI的反弹加大了央行的犹豫情绪,政策继续宽松的预期难以兑现。显然,当前债市利好因素十分有限。”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经济和通胀的回落以及其他经济数据对债券市场所造成的利好刺激已经过去,前期获利机构的抛售以及供需失衡均是导致近期市场出现调整的重要原因。

就资金面而言,本周央行逆回购操作出现了“价落量减”的情形,显示出当前资金面已经逐渐满足市场需求,恢复至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

自下半年以来,央行通过频繁使用逆回购操作来平抑市场流动性波动的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仅8月份,央行就进行了共计8200亿元的逆回购,并促使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持续回落。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央行当前之所以更为倚重短期流动性工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逆回购工具能够通过对数量、期限、力度的调整,实现对流动性的精准调节,实现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目的,而调整存准率则过于刚性,力度过大。其次,逆回购利率可以实现对市场利率的引导。在央票发行已经停止8个多月的情况下,央行需要培育日常新的政策指标利率。

显然,常态化操作的逆回购,可以比存贷款利率更快地传递央行的利率政策信号,有利于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不过,从季节性规律来看,9月份后期资金面保持紧平衡状态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作为短期操作工具,逆回购必须连续大量滚动发行,方能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而这在目前资金面较为敏感的时期,容易给市场带来不安定情绪。因为一旦停发或发行量减少,马上就会出现流动性收紧。

由此判断,想要从根本上解开流动性困局,后续降准政策仍有兑现可能,只是其时间点尚待商榷,毕竟央行目前通过逆回购操作可以基本实现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调节的目标。

债券市场方面,当前基本面对于利率债依然形成好坏参半的制衡格局,而发改委连续批复近万亿的投资项目,以及政策刺激对于未来经济企稳作用的显现,都促使长端利率债存在继续上行的压力。

考虑到目前央行更为倚重短期流动性工具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使得短端利率对于政策信号更趋灵敏,有券商研究员预计,公开市场引导资金利率下行的传导效应或对短债表现构成支撑。同时,从绝对收益率来看,无论是国债还是政策性金融债,短端利率高出历史均值多在30BP-40BP不等。因此,目前短久期策略仍旧具备较高安全性。

再就信用市场而言,对于配置型机构,当前高评级短融依然是首选,但3年以上中票的价值也有将所体现。具体到投资策略上,券商建议采取高评级短融加上5-7年期国开债的“哑铃型”品种,一方面可以抵御资金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冲击;同时,也可以博取政策放松所带来的资本利得。(完)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